壹点调查|非机动车停放“没规矩”,堵车又堵心!“良方”在哪?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4-03-06 07:47:20原创
见习记者 管悦 记者 史安琪
城市交通的有序,非机动车管理是关键一环。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调查发现: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在济南不少路段较为突出,个别路段甚至出现非机动车“围堵”人行道、机动车道的情况。不少车主、行人坦言,此举不仅堵车,更是堵心。
占车道、“骑”绿化带
要么没空停要么图方便
3日晚上7点,记者来到济南市生产路地铁D出口。因该处地铁口人流量较大,因此停放在出入口的共享单车尤为多,地面规划的共享单车停车位远已不够用。
记者注意到:原本高架桥下有划分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但这些车位早已被私人电动车、摩托车占满;如此一来,共享单车只得大量堆积在出口处。以至于靠近地铁口的路段,非机动车道仅够一辆车通行。
“这个地方共享单车一直很多,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更多,阻碍道路是常有的事。”附近市民表示,此前曾向相关部门反映过此事,但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
4日上午,记者来到牛旺庄小区北门看到:在绿化带和栏杆中间的空地上,横七竖八地停放着七八辆共享单车,有的单车已被损坏,有的堆满了杂物,还有的直接“骑”在绿化带上。这些车几乎都积满了灰尘,看起来停放在此处已有一段时间了。堆在这里的共享单车还能正常使用吗?记者尝试扫码后,不少车辆显示状态正常,也能正常开锁,但显示此处并不是单车停放点。
“骑完车,为什么不合理停放?为什么要扔进绿化带里?”牛旺庄小区居民王先生很是不解,“共享单车是给大家提供便利的。这样既不让人骑,而且还破坏了绿化环境,实在不应该。”
沿着牛旺庄小区一路向西,在花园东路与颖秀路交叉口、花园东路花园路与奥体中路交叉口等附近均停放了不少共享单车,沿路也有些共享单车孤零零地停放在路边。
部分人行道成露天停车场
有的通行宽度仅有一人宽
乱停乱放的,并不仅仅是共享单车。
在济南高新万达广场东侧的颖秀路上,百余辆私人非机动车、外卖骑手车辆无序地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还有不少车辆一字排开外溢到机动车道上,占据了接近二分之一宽的车道。交通高峰时段,此处停放的非机动车更是排起了长队,一眼望不到“队尾”。
不少来往的非机动车“无路可走”,不得已只能“借道”机动车道骑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路段的人行道上已经规划了非机动车停车位,但不少非机动车车主为了图方便,往往无视这些停车位。
“每次开车路过这儿得格外小心。”周边居民庄小姐表示,这一路段是她上下班必经之路,乱停放的电动车和自行车让本不宽敞的机动车道变得更加拥挤,“每次经过,都倍加小心,生怕蹭车或人”。
而在泺源大街、花园东路、北园大街等路段,不少区域的人行道则成了非机动车的“露天停车场”。以泺源大街为例:原本七八米宽的人行道,被共享单车、私人电动车等非机动车“霸占”后,仅剩下一条不足一米宽的盲道供来往行人通行;两人相向而行时,必须进行避让。
此外,记者在荣盛广场、和谐广场、山大二院等地探访时看到,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也颇为普遍。“这边靠近商场和写字楼,停车需求大,而空间有限,人行道经常被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占用。”家住荣盛广场附近的市民张先生坦言,行人想要从此处顺利穿行非常困难,有时候勉强通过,还会把衣服蹭脏。
虽已开发新技术、新岗位
但停车位充足与否才是关键
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济南不少共享单车管理公司也关注到这一点。
“在商圈和医院附近用车需求比较大的地方,我们会有专门的运维人员进行调度。”某单车公司运维人员表示,运维人员负责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车辆调度,一旦出现车辆停放过多的情况,单车便会被及时清运。
“去年8月份我们在济南火车站、泉城路周边2个重点区域启动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停放试运行。”除了设置运维人员,单车公司还是用“电子围栏”系统。据悉,“电子围栏”要求市民在还车时需按照提示,将车辆停放在规定停车区(p点)内还车,若区域内乱停乱放者将被收取5元站外还车调度费。
济南火车站的单车管理现在便是一个较好的说明。此区域是共享单车专门停车点,没有家用非机动车,并且每个共享单车公司都有划分了专属停车区域。“简直是‘强迫症福音’,各种颜色的单车摆放整齐,还车借车一目了然,很方便。”一位还车的市民说。
不过,济南火车站一带共享单车有序管理的经验推广开来,尚需假以时日。记者采访多位单车公司工作人员后发现:共享单车停放在不同区域,所涉及的归属权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做协调。
“比如说共享单车停放点在商场周边,单车管理可能归商场负责;若共享单车停在路面,属于公共区域,便归城管或辖区街道办事处管。”上述运维人员说。
拍摄于单车电子围栏刚施行时期
“最大的问题是,停车区域不够。”该运维人员认为,目前,家用非机动车和共享单车混放现象极为普遍,导致车位明显不够。“如果在商圈、医院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也像济南火车站那样管理,这种情况则不会出现”。
“盯守”并非长久之计
疏堵结合才是破题关键
共享单车日常停放管理由专业运营公司来负责,那私人非机动车停又该如何管理?谁来管理?
3月4日,记者就私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归属问题,咨询了济南市历下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要根据区域划分的不同,分别由城管、交警和街道三方处理。
以济南市高新万达广场旁的颖秀路路段为例,据济南市高新区城市管理局舜华路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高新万达广场属于大型商圈之一,周围办公楼众多且餐饮业较为发达,不少前来取送餐的外卖员与时间赛跑,不按规定停放,治理难度颇大。
“为此,我们每天都安排专人在高新万达附近引导;也在跟商场物业协调,将没有按规定停放的非机动车摆放整齐。”该工作人员说。
“这与个人素质密切有关,盯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采访中,济南某商场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坦言,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一事,社区居委会虽参与其中,但受限于执法权问题,无法对乱停乱放行为进行有效管理。
“我们多次和城管、街道等相关部门联合整治,比如在商圈等车流量大的地方,不少街道办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专区,采取地面标识、标线、硬质隔离等提示,引导驾驶人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3月4日,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非机动车停放占据人行道、机动车道等问题,济南市交警部门一直颇为关注。
对于处罚措施,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对于阻碍道路交通秩序的违停车辆会被拖移。此外,根据相关规定,未在指定位置停放,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的,会处以罚款。不过该工作人员也坦言,市民对非机动车确实有需求,不能“一堵了之”。
相关链接:
道路资源分配不足
应进一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近年来,治理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的联合整治和劝导,相关部门从未停过。采访中,各方坦言,治理非机动车乱停放的问题需要长效机制和公民自觉意识觉醒,并不是单纯的“整治”可以解决。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交通工程系副教授张汝华表示,济南在公交优先发展方面上有所欠缺,导致近20年来公交客运量不增反降、无法兜底。与此同时,电动车成了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但是道路资源分配严重不足,以电动车为代表的非机动车,“生存空间”有些狭小。
“目前,轨道交通站口旁的空间资源分配不足。”张汝华认为,这些地方空间局促、设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因此秩序很难维持,“倡导绿色出行,就要充分满足这种需要。共享单车就是一种创新性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相对于私人自行车或电动车有更高的利用效率。”
“可以设置一些立体化、机械化的停车设施。”张汝华表示,对于机动车停放较少的商圈或医院附近,可以为非机动车提供更多的停车区域。同时,周边的单位也可以打开大门,让有限的空间被更多人使用。
张汝华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设置,明确各自职责,健全管理体系,还要尽可能建设非机动车停车点;同时更好地发挥共享单车作用。“让出可供行走的通道,才是真正做到以绿色交通为本。”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