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田单复国记之出奇制胜(下)
人文 | 2024-03-08 15:43:03原创
大众新闻客户端 武宗义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上回说到田单感觉破敌良机已到,于是使出了“终极必杀技”——
四、巧布“火牛阵”
此时,燕军还在做着兵不血刃“解放”即墨城的美梦,田单则在紧锣密鼓地部署起歼灭战。
他一边命人趁着夜色悄悄在城墙上凿出了几十个洞穴,一边让人从城里收集起1000多头牛,给它们披上大红绸绢制成的衣服,上面画上五彩龙纹,牛角绑上锋利的刀子,尾巴绑上浸满油脂的芦苇。
夜深人静,燕军大营鼾声四起。田单命人把牛悄悄赶进城门洞穴,点燃了牛尾上的芦苇。群牛被火一烧,疼痛难当,发狂般冲向燕军大营,5000余精壮士兵手持利刃紧随其后发起猛攻。
为了扩大战果,田单还成立了“气氛组”,下令城中男女老幼,把手头能弄出动静的器物可劲地敲打,那声音端的是惊天动地,如海啸惊雷。
燕军从睡梦中惊醒,以为神兵天降,稍事抵抗便溃不成军,被砍杀的,自相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连主帅骑劫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太史公赞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升任相国侥幸终老
田单乘胜追击,一举击溃燕军收复了全部失地,随后到莒城迎接齐襄王田法章返回临淄。
当年,听说齐湣王遇害后,太子田法章急急换上穷人的衣服,自称临淄人王立,到莒城太史敫家“打工”。
一次,太史的女儿看到了田法章,觉得他不像一般人,便经常偷着送衣送饭,天长日久,两人有了私情。
后来,莒城和齐国的流亡大臣四处寻找齐湣王的儿子,田法章见时机成熟,主动现身,被拥立齐王,史称齐襄王。襄王即位后,拜田单为相,封安平君,公孙贾为亚卿,太史女为王后,并有了一个儿子——齐国的末代国王田建。
女儿找了一个“含金量”如此之高的乘龙快婿,搁谁身上都是天大的喜事,太史敫却勃然大怒,发誓终身不再相见说:“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私自嫁人,污我门庭,不是我的孩子。”
但女儿并没有怨恨父亲,也从未缺失作为一个女儿应有的礼数。
闲言少叙。随着齐襄王权力日益巩固,他的身边慢慢聚集了九个宠臣,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弄死田单。
于是,一有机会他们就向齐襄王告黑状说,田单对内安抚百姓,邀买人心,对外结交诸侯豪杰,有篡位之心,希望齐襄王引起高度重视。
一天,齐襄王突然下令说:“把相国田单叫来。”田单接到命令后,摘掉帽子、光着脚、袒露上身来见襄王,请求死罪。
襄王见田单如此模样,实在不好意思下手,就让田单退下,过了五天,又叫来田单说:“你没有罪,你尽到臣子之礼,我尽到君王之礼就行了。”
在此之前,九位贼子曾建议说应该派人到楚国感谢当年出兵救援,而貂勃(田单推荐为官)是最合适人选。
貂勃受到楚王优待,迟延了几天回国,九位贼子借机进谗言说,连貂勃也借着田单的权势不听招呼。
几天后貂勃回国,齐王赐酒款待,喝到高兴处,齐王说:“把国相田单叫来。”
貂勃一听,立刻起身离席,稽首行礼后问道:“大王为什么发出这等亡国之言?”
貂勃问齐王与周文王、齐桓公相比如何?齐王说:“不如”。
貂勃说:“我本来就知道您不如他们。可是周文王得到姜尚,尊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尊为仲父,可您却把安平君叫单。”
貂勃说,当年燕国进犯,大王不能保卫国家而逃之夭夭,是田单靠着区区即墨小城和几千人的疲惫之师战败了燕国,尔后又迎接您回到国都即位,而且在他的帮助下,齐国百业俱兴,百姓安居乐业。如果当初他想自立为王,谁能制止他,可他这样做了吗?他这样有功之人,应该受到最起码尊敬,可你口口声声喊他“单、单”,这是一个小孩也不会做的事啊,这不是亡国之音是什么?大王应该杀掉那九个贼子向安平君谢罪,否则国家真的危险了。
齐襄公听了很惭愧,下令杀掉了九个贼子。
另据《战国策》记载,后来田单被赵王以三座大城外加数十个小城为条件,换取到赵国为将,封都平君,并曾担任相国一职,但“工作业绩”一般,而且曾被赵奢批评说不仅不懂用兵,而且对变化了的现实世界了解太少。
尽管如此,田单毕竟得以善终,算是天命不薄。
最后说下齐国的命运。
齐襄王去世后,儿子田建即位。此时,田建还比较年轻,国家大事主要由母亲君王后主导。君王后非常贤德,一方面和秦国交好,另一方面采取“中立政策”,不介入秦国与其他诸侯国的争端,因此四十余年“东海无战事”。
君王后死后,后胜为相国,在秦国的贿赂下,齐国对秦国发起的诸侯歼灭战完全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政策。秦人每灭亡一国,田建不仅不物伤其类,反而一次次派使者入秦祝贺。直到战国七雄中的五雄尽灭,田建才感觉到似乎有点不对劲,但已经晚了。
面对潮水般扑来的秦军,广地千里,国力雄厚但几十年不修战备的齐人望风而逃。最后齐王建开城投降,秦王念其恭顺,免于一死,下令迁居太行山下的共城,由地方政府供应生计,国相后胜则被下令处决。
最是仓皇辞庙日。田建带着老婆孩子和宫人几十口从豪华王宫迁到了太行山下的几间茅屋内,每天靠地方财政拨付的些许粮食艰难度日。很多时候,送粮人久等不到,全家人只能饿肚子,或者找点野菜充饥。
田建儿子还小,经常饿得哇哇大哭。一天夜里,田建凄然坐起,闻风吹松柏之声,想起在临淄时何等富贵,如今误听奸臣之言,只落到了如此下场,悔之何及?!
一念至此,田建泪如雨下,几天后凄凉死去。宫人四散奔逃,儿子也不知所终。
齐人哀之作《松柏之歌》。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武宗义;插图:山东泰安书画名家 张荣群)
责任编辑:杜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