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肝“离”胆 助肿瘤再发、转移女孩塑生命奇迹
康养山东 | 2024-03-21 11:08:56原创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孙淼 济南报道
3月21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肝胆骨软外科病区,透过窗户,初春和煦的阳光抚摸着一个年轻的脸庞,20岁的刘颖(化名)顺利出院,即将和父母返回临沂老家,奶奶和弟弟正焦急地盼望他们回家。
沐浴在春光下的一家人满是笑意,没有了一月前的几近绝望。言谈间,一家人云开月明,对今后生活的期待,为这场长达数月的痛苦煎熬画上了句号。这也意味着该院“劈”肝“离”胆,成功完成了首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复发瘤伴广泛肝转移联合肝脏离断及门脉结扎的分次肝切除术(ALPPS手术),冲破医学挑战、创造了生命奇迹。
命途多舛
桃李年华罕见肿瘤再复发且广泛转移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11日,闺女做完第二次手术,孙主任告诉我手术很顺利。我从没有觉得时间如此漫长,从得知闺女肿瘤复发,还出现了严重的肝转移起,太煎熬、太痛苦了!谢谢医院、赵院长、孙大夫、所有护理人员,给了我闺女第二次生命……”回忆起过去几个月的患病经历,刘颖的父亲刘先生哽咽着说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只有20岁,这已经是刘颖第二次接受手术治疗肿瘤。早在2013年,也就是刘颖十岁的时候,她就因“腹膜后肿瘤”在当地医院进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考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在大家的印象中,胰腺肿瘤起病隐匿,一经发现多已为晚期,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也有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就在其中,约占胰腺原发肿瘤的1%,较为少见,但其总体愈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孙鹏飞介绍说,该病的组织起源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医学领域有研究认为它起源于生殖嵴-卵巢原基细胞,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与豫原基相结合,这也符合该病好发于年轻女性的临床特征。实性假乳头状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约1/3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为体检检查发现。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或转移,可能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如:腹痛、腹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触摸到肿块。
正如孙鹏飞所述,刘颖在术后的四五年里,一直保持定期复查,恢复良好,并没有复发迹象,如其他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并在三年前考入护理专业。“起初几年,复查结果很好,这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以为孩子就没事了。去年年底,想着孩子好几年没有体检了,就带孩子去体检。看到B超时,整个人都傻了。当时,我们当地医院的医生就建议立刻带孩子到上级医院就诊。”说到此,刘先生抬起右手抓了抓一月未整理的头发,语气里也尽是自责,“我们不该大意的,持续复查该多好啊,哪怕每年带孩子体检一次呢。”
一波几折
多方辗转、反复斟酌终见微光
不敢耽搁片刻,在多方打听后,刘先生夫妇带着刘颖直奔省肿瘤医院,预约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赵磊的门诊。“那天,在门诊上,看到该患者的片子后,可以说倒吸一口气。从医二十余年,诊断治疗的实性假乳头状瘤也不在少数,但原术区肿瘤复发,且广泛肝脏转移的病例却不多见。”初诊时的震惊,赵磊仍历历在目,在详细了解该患者的病史及相关就诊资料后,他一度陷入两难。
“如此严重、棘手的病例,若收治入院,将会给团队带来相当大的挑战。首先,胰腺肿瘤局部复发,与胰头、十二指肠、肝尾叶、肝门结构、下腔静脉分界不清。若不能局部切除,则需要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这种复杂且创伤很大的腹部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需重建消化道,作胆总管、胰管、胃与空肠的吻合。其次,肝脏满布大大小小70余枚转移瘤。若把肿瘤完全切除,剩余肝脏将无法维持身体所需。”
赵磊说道,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实性假乳头状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尽管对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敏感度低,手术治疗却愈后较好。更重要的是,该患者才20岁,只要有一线手术的机会,就不应该放弃,若再拖延下去,可能将会失去手术机会。
几番考虑后,刘颖被收治入院,“当团队其他医生清楚了解了刘颖的病情后,几乎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家都知道接下来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赵磊说道,患者住院后,在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他们开始制定手术治疗方案。
“医院十分重视这一病例,术前三次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MDT讨论,专家团队针对病情、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处理方式等进行了反复推演。经过充分评估,该患者胰腺复发肿瘤局部尚有间隙,可尝试局部切除。”针对更为棘手的肝脏转移瘤,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骨软外科病区主任医师石学涛表示,影像显示,患者肝脏左外叶及尾状叶相对稍好,仅有六枚肿瘤,可进行局部切除。但左外叶体积仅327.65平方厘米,占肝体积18.5%,无法满足人体代偿所需,这意味着一旦手术后,容易出现急性肝衰竭,死亡率极高,医学上视为禁忌,故无法首先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同时,从患者年龄较小、机体恢复快,肝脏基础条件好、无其他肝脏基础性疾病等方面考虑,决定为患者实施改进ALPPS手术。
“手术治疗方案最终确定了,医生找我谈了几次话,详细、耐心地给我讲了这个手术该怎么做。因为怕孩子承受不了打击,并没有告诉她实情,我承受着所有压力,那段时间整夜整夜睡不着啊。”刘先生回忆着术前几天,说道,知道这可能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总算是见到了希望的微光,他们相信省肿瘤,相信肝胆外科团队,孩子得手术。
云开月明
“劈”肝“离”胆创肿瘤女孩的生命奇迹
2月26日,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后,刘颖被推进手术室,“打开患者的腹腔,实际情况要比我们的预设更为复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选择迎难而上,精雕细琢完整切除了胰头复发肿瘤。同时,进行了门脉右支主干结扎,‘劈’肝‘离’胆,并切除了左外叶的6枚肿瘤。”赵磊表示,经过五六小时的努力,一期手术环节顺利完成。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两周时间,她的左外叶体积增加至400 平方厘米以上,占肝体积增至28%。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手术治疗成功的希望。”赵磊补充道,3月11日,他们决定为刘颖实施第二期手术,术中阻断肝右动脉,肝功能耐受良好。值得一提的是,手术团队没有沿下腔静脉右侧壁规则断肝,而是尽可能的保留尾状叶肝实质,以备将来如有复发,保留再次肝切除的机会。
术后,专家团队查看刘颖恢复情况
“虽然该患者在两周时间里接受了两次较大的手术,但手术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各项指标在术后一至两天的短暂波动后,很快趋于正常范围,这也让我们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些。此后,患者恢复良好。”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骨软外科病区主任医师张波表示,他们考虑到刘颖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于是,在术后配合放疗,以减轻刀口部位可能形成的瘢痕。
“看着闺女的身体慢慢恢复,压在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自从第二期手术顺利完成,我才算是能睡着觉。下一步就是好好照顾她,让孩子尽快恢复了。”感激的话语,刘先生说了一次又一次。
其实,因为担心刘颖知道自己的病情,承受不了打击,甚至生出放弃的念头,刘先生夫妻两人并没有告诉女儿实情,对于刘颖提出的短时间内需要两次手术的异议,也只是搪塞女儿说,医生念及手术时间长,既担心术者的身体耐受,也考虑主刀医生的体力问题。“等孩子身体恢复好些,一定将真实情况都告诉她,必须让她知道省肿瘤的专家团队为治疗她承担了多大的风险、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她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些许惭愧之余,刘先生坚定地表示,绝不能让孩子误会这么好的医生。
点燃希望
组织多学科会诊助力患者就医
ALPPS手术是近年来肝脏外科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肝脏切除术式。据介绍,当患者肝脏长出较大瘤子,若需要切除包括病灶在内的大部分肝脏时,这时必须考虑手术后能够剩余的肝脏量是多少,这些剩余的肝脏能不能满足患者生存的需求。如果剩余肝脏体积过小,手术后容易发生肝脏功能不全,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ALPPS是将肝脏切除分为两次手术、两个阶段实施。首先,在第一次手术时将肝脏分为预计切除部分和预计保留部分,在两者之间离断肝组织直至第二肝门,并将预计切除侧的门静脉分支结扎。这样操作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使预计保留的肝脏在第一次手术后迅速增大,在1-2周后,保留侧的肝脏得到足够的增大后行第二次手术,将病变侧肝脏切除。ALPPS可以使剩余肝脏得到快速增大,从而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为一些既往不能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LPPS手术多用于肠癌肝转移患者,此次省肿瘤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复发瘤广泛肝转移患者实施的ALPPS手术,根据文献检索,尚属世界首例。
出院前,护士为刘颖的母亲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刘颖治病,刘先生通过多种网络平台搜寻与女儿患有同一疾病的病友,并加入了一个“病友群”,他们互通消息、互相鼓励。“群里很多病友都很关注我闺女的手术情况,看到她手术成功、恢复良好,他们都很高兴,也向我咨询了各种问题。”刘先生说道,还有病友也希望来省肿瘤医院就诊。
对此,赵磊表示,医院十分重视这些患者的就医需求,下一步计划组织肝胆外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一场多学科会诊,届时“病友群”的患者可到院就诊。
责任编辑: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