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山东实施文旅资源开发三大行动,“青岛贡献”提质升级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4-03-23 18:02:41原创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姚绍毅

2023年,我国文旅市场恢复繁荣,文旅消费甚至超2019年水平。各地不约而同把文旅发展,作为稳增长、扩内需的标准动作。

日前,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召开。山东启动实施文旅资源开发领域“三大行动”,即“旅游区提质焕新行动”“乡村休闲度假转型行动”“旅游业态融合重塑行动”。

未来三年,山东将实施旅游区提质焕新行动,推动服务、环境设施、产品业态友好,重点突出旅游厕所服务质量提升和停车场建设管理,打造友好型景区度假区。到2026年,努力实现全省旅游景区度假区产品不断优化,服务品质不断改善,运营水平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做优做强一批高标准、高品质友好型精品景区度假区。

2018年以来山东新增4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总数和5A级旅游景区数量分列全国第一位、第六位。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8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2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总数居全国第一。

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达3500多个,培育创建6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48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5个旅游民宿集聚区、77个省级精品文旅名镇、246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43个景区化村庄。

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目前,有省级及以上工业旅游示范基地93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1处,生态旅游示范区10处,山东省生态旅游区20处,生态旅游区培育单位30处。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28个省市陆续公布了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收入情况。总体来看,无论是旅游人次还是旅游综合收入均超过了2022年的水平。

2023年全年,山东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超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超9000亿元。

青岛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2023年1-10月,青岛接待游客1.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1%、54.68%。文化旅游业是青岛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9.9%。青岛也是山东省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在GDP组成中,“青岛贡献”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今年以来,青岛旅游场景加速创新,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为来青游客提供了个性化、时尚化的选择,推动青岛旅游品质不断提升。

今年春节假期,青岛“热力值”始终居高不下:假期里,青岛文旅、出行、住宿等数据相当亮眼。热度持续高涨的背后,既有经济蓬勃向上发展的原动力,也有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以及消费政策带来的推动力。

漫步历史城区,随处可见的新场景总会让人耳目一新。今年,青岛将继续按照5A级景区标准加快打造青岛老城文化旅游区,积极导入旅游业态,推出特色旅游景观,健全旅游标识,构筑“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旅会客厅。持续盘活历史城区资源,提升大鲍岛、劈柴院等核心区域的旅游接待水平,通过举办更多富有“烟火气”的文化和旅游活动,持续加强游客导入,依托互联网开展全方位宣传推介,打造“网红”旅游新热点。

依托青岛奥帆中心、海底世界等沿海优质资源,青岛逐步形成以海上旅游休闲、船舶租赁、帆船游艇体验等为主的业务板块,搭建全方位海洋旅游服务平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助力青岛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

青岛海洋旅游海上观青岛航线,目前已开通帆都海之旅、环游浮山湾、夜游浮山湾、魅力三湾、夜游三湾、奥帆中心往返海底世界、奥帆中心往返崂山、奥帆中心往返青岛轮渡等8条常规航线,以海上的新鲜视角在短时间内展示城市风貌。2023年全年游船乘客突破100万人,创历史新高。

2022年9月,青岛在全市启动了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将“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攻坚任务持续推进。

去年以来,文旅市场迅速复苏,为助力青岛市文旅产业发展壮大,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文旅消费。在全省率先出台《青岛市关于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提升文旅消费市场活力。

去年10月,青岛发布《青岛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对新建投资10亿元以上的冰雪旅游、海洋旅游等项目,一次性给予800万元奖补。对新建总投资2亿元以上的国际、国内知名IP文化旅游项目,运营满1年的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补。持续加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青岛文旅产品更丰富、消费体验更有质感。

青岛持续深化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聚力提升城市宜游水平,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全方位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责任编辑:徐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