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七大行动”打造鲁酒年轻时尚、绿色智能新面孔 《山东省酒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来源:鲁中晨报

2024-03-27 17:28:59原创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鲁酒产业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省酒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行动方案提出鲁酒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白酒产业为核心,以啤酒、葡萄酒、地方新特酒为支撑,聚力实施白酒振兴崛起、啤酒巩固提升、葡萄酒增效提质、特色酒树强培优、产业融合增进、产业人才引育、绿色低碳转型“七大行动”,全面提升鲁酒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按照行动方案,鲁酒发展主要目标为:力争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鲁酒龙头企业和强势品牌,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酒生产、研发基地、酒文化基地,构建起“品质优良、品类丰富、品牌强大、集聚发展”的鲁酒产业发展体系。

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力争到2025年,全省酒业规模总量和效益水平显著提升,培育1家营业收入超400亿元的领航企业,2家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骨干企业,10家左右具有较强增长潜力的成长型企业,白酒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啤酒、葡萄酒保持领先地位,产业总规模居全国前列。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广泛深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标准和创新品类。力争到2025年,建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

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充分挖掘齐鲁文化、产区特色和独特酿造工艺,打造面向全国市场差异化竞争的鲁酒竞争新优势,培育2个国际知名品牌,5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品牌,10个左右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品牌,“齐鲁美酒”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

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依托产业基础和重点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优化布局,打造集原料种植、酒类酿造、检验检测、产品设计、酒类包装、品牌推广、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鲁酒全产业链条,构建起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为实现主要目标,行动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

塑强白酒品牌。

深度挖掘山东白酒独特生态环境、技艺传承和文化底蕴,讲好“好品山东有好酒”品牌故事,树立鲁酒品质自信、品牌自信、文化自信。全力塑造“芝香核心产区”“北派酱香主要产区”“中国白酒低度浓香产区”名片,推动山东白酒由“产区名酒”向“名酒产区”跨越。鼓励企业设计推出经典系列、年份系列产品,创新宣传策略,推出充分体现地域文化、产品特色的形象广告,扩大品牌影响力。

加大鲁酒品牌整体推介力度,力争在芝香、北派酱香、低度浓香等特色优势领域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白酒品牌,提升山东白酒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产品美誉度。支持省内外主流媒体、新媒体与重点白酒企业建立品牌宣传、产品推介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关系,营造良好宣传推广氛围。

提升产品品质。

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推行精细化、标准化生产,保障酒质稳定,实现“同线同标同质”。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作用,推进白酒健康因子、白酒风味因子、酿造功能微生物挖掘与应用、制曲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力争在白酒品质、香气、口感等方面持续突破。鼓励白酒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粮基地,提升源头品质。支持建设洞藏基地、窖藏基地,强化基酒储藏管理。引导企业构建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检测体系,提高品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联合有关行业协会,围绕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芝香、北派酱香、低度浓香、创新香型白酒,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或创新中心,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团体等标准,用标准化支撑品质优化升级。

筑牢香型优势。

发挥山东白酒“一创一新一优”特色优势,大力开发、生产和销售适合本地需求的香型品种,重点支持芝香、北派酱香、低度浓香等加速发展,鼓励兼香、泉香、鲁雅香、琅琊香、荷香等创新香型错位发展。支持企业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发展优势特色香型的定制酒、封藏酒、酒庄酒等,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和场景需求的功能白酒、系列白酒,提升产品精准供给水平。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大单品”战略,扩大高端产品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巩固提升100-300元价格区间中档白酒市场,开发一批100元以下大众消费产品,构建“高端牵引、中端支撑、平价补位”的差别化产品供给格局。

拓展销售区域。

支持酒企发挥“本乡本土”“地缘优势”,明确客户定位、产品定位,做细做实本地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改变“地产地销”现状,建立覆盖全省的产品销售网络,积极拓展县级和农村下沉市场;在重点城市建立体验馆,通过自酿、自调、封坛、定制、品鉴等进行消费培育,提高省外市场占有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外市场,推动鲁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加快产品结构升级。

以产品创新引领消费升级,依托啤酒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酵母菌种改造和性能优化、风味调控技术、酿造关键技术等基础领域研究和原始创新,持续提升产品品质。鼓励龙头企业聚焦听装啤酒、精酿啤酒、特色啤酒等领域,构建多品牌、立体化产品体系,加速布局中高端市场。顺应啤酒市场消费个性化、多元化趋势,通过精准营销、潮流设计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拓展培育小酒馆、精酿酒馆等新业态。

壮大产业发展格局。

鼓励企业实施倍增计划,推动高端特色啤酒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构建集原料、生产、装备、包装、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布局。

加强品类创新。

坚持“年轻、时尚、养生”发展方向,引导企业聚焦新消费场景,通过产品技术创新、设计理念创新等方式,把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社会认同紧密结合,积极拓展特色酒市场,加快开发海参肽、阿胶等功能性黄酒和三鞭酒、灵芝酒等高端高质保健酒品类,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依托我省水果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基础优势,积极拓展椹果酒、石榴酒、露酒、树莓酒、枣酒等细分领域,培育丰富多元的酒类产品体系,打造消费新格局。

提升数字赋能水平。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酿造技术深度融合,加快酿酒生产线、酒庄、储藏平台和供应链智慧化改造,全面提升工艺流程、生产装备、质量追溯等方面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推行精细化标准化生产。加快白酒老熟勾调自动化等工艺建设,大力推广青岛啤酒“灯塔工厂”、国井“制造云”、古贝春数字化车间、景芝云商、云门智能酿造、景阳冈“智慧酒庄”等先进制造管理模式,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对符合省技术改造设备奖补条件的项目,建设改造过程中生产、检测、研发设备和配套软硬件系统的购置费用及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购置费用,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户企业最高500万元。

推动酒旅产业融合。

持续探索酒业消费新场景,推动鲁酒产业与齐鲁文化、旅游康养、鲁菜融合发展。支持名优酒企深挖文化资源,建设酒文化博物馆、酒文化产业园、特色小镇和精品酒庄。大力发展集“酿造参观、产品品鉴、文化体验、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支持国井酒文化生态博览园、景芝酒之城景区、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等酒文化主题景区品质提升,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

行动方案还就强化专业人才引进、加强短缺人才培育、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确保行动方案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规划。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