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她支教班级的成绩位居全县前列!平度市杭州路学校一教师入选国家级“最美教师团队”

赵玲玉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4-03-28 11:53:57原创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

有人说:“支教就如同走在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左手边是充满爱意的‘大朋友’,右手边是让人幸福感满满的‘小可爱’,他们将这一路点缀得花香弥漫……”平度市杭州路学校生物教师郑淑兰深有体会。“甘肃陇南,这个美丽的地方,好多年前就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而到祖国真正需要我的地方支教、到偏远地区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真正的帮助,是我从大学毕业起就心存的愿望。”郑淑兰表示,2022年8月,一接到通知,她立马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中组部、教育部的号召,怀揣着爱与希望,跨越千山万水,带着欣喜的心情,来到美丽的陇南西和,成为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进行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成员之一。她选择离开城市的繁华,走向乡村的宁静,用的知识和爱心,为西和一中的孩子点亮人生的灯塔。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西和一中首批帮扶教师集体合影。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西和一中首批帮扶教师集体合影。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入选年度“最美教师团队”。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入选年度“最美教师团队”。

怀揣爱与希望,坚定支教决心

参加工作28年来,郑淑兰一心一意专注于初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自2003年开始,先后获得平度市初中段生物学科教学能手、生物学科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师综合基本功比武一等奖、两次被评为初中段生物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市公开课和送课下乡等活动;撰写的论文多次被评为国家、省或市级一等奖,在《中国教育学刊》等文刊上发表;所辅导的学生也是多次获得全国初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一二三等奖。“我一直坚信:爱是最好的教育。”郑淑兰介绍,表达爱的最好的方式是欢喜、鼓励和赞赏。因为爱,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的时光她都是欢喜的,带着赞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每一处美好和点滴的进步、用赞赏的语气发自内心地表扬和鼓励他们。也因此,孩子们在她的课堂上也是欢喜的,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也是浓厚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随之提高。

微信图片_20240328100851

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进行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成员之平度市杭州路学校生物教师郑淑兰

有志者不以山海为远,怀梦者赶赴群山之巅。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陇南熠熠生辉的文明,伏羲在这里诞生,氐羌文化在这里发源,统一天下的秦也在这里崛起;还有那首传颂千年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在陇南的河畔诞生;更有携世俗之美的佛教艺术,绝壁上的璀璨佛国,陇南的文化瑰宝麦积山石窟……“此刻正在远处呼唤我的,并不只是陇南璀璨的文明和迷人的西北风光,而是一个个囿于山中亲爱的孩子们,是心底中升腾起一股爱的力量。”郑淑兰表示,从踏入西和一中校园的第一刻起,她看到了这块热土的特别之处:校园的美丽安静,孩子的可爱朴实,老师的热情务实……尤其是学生们那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望过来的目光里带着好奇和期待,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由于环境不同、语言不通、生活不便,工作和生活中使郑淑兰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挑战,但这一切在教书育人者的面前,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我始终坚持着最初的那份执着,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地面对一切,而在西和的种种经历,都证明了我的选择没有错。”

经常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累并快乐着

郑淑兰担任西和一中八年级一、二、四班和九年级二班、四班的生物学科教学,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孩子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掌握,郑淑兰除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还建了生物背诵群。事实证明,家长和孩子们都还是很喜欢这个群的,特别是孩子们,每天都能抓住点滴的时间来群里背上几分钟——这也很好得养成了他们不浪费、充分利用点滴时间看书背诵的好习惯和坚持、认真、自律、刻苦等优秀品质。而郑淑兰为了掌握孩子们每天的背诵和学习情况,每天晚上进群统计,然后把统计情况发到群里面,五个班级统计完后经常会到了夜里十一二点,这引起了细心的家长们和懂事的孩子们的关注和心疼,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微信她,说这个统计工作可以交给孩子们来做或者家长们,细微的点滴深深感动着郑淑兰,她一笔一划写下每一位孩子的名字、想象着每一位孩子认真背诵的模样、听着他们认真背诵的可爱的声音、记下他们的每一次背诵,这个过程,令郑淑兰很享受……所以,郑淑兰没有舍得把这个工作交给学生和家长们去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郑淑兰更加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累并快乐着的“乐在其中”。一年多的帮扶中,郑淑兰在班级中还实行小组合作积分制,这也很好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全县统考的八、九年级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也都说明:努力没有白费——都位居全县前列,特别是八年级的四班和九年级的二班,都是全县第一名。

统计学生群内背诵情况

统计学生群内背诵情况。

为进一步引导西和一中的女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科学处理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存在的抑郁、考试焦虑、学习疲劳、家庭关系、学习和人际交往压力,在校妇委会的安排下,郑淑兰分别为初、高中女生分别做了主题为《拥抱青春 美丽绽放》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讲座。“从接到通知起,上课之余,睡前饭后,我就分别制作初、高中内容不同的两个讲座的PPT,努力想让小仙女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而能更好得保护自己和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郑淑兰介绍,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反响很好,尽管是讲完两节课后又进行的讲座,有点儿口干舌燥,但觉得累并快乐着。

简单并快乐,平淡并享受,付出并收获

在爱的加持下,在王世柱校长的带领下,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引入导学案、组织实施 “限时训练”、“专项针对性训练”提高课堂效率;调整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多次出示公开课、展示课,渗透新的教学理念;引入了先行课、研究课等理念,组织备课组、教研组进行了教研活动的改革,同时,也不忘分享自己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等等。老师们都很好地发挥了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贡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发现教学的脚步加快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发生了变化,师生的脸上也都有了自信的笑容……“郑老师的课堂评价贯穿始终、情感激励——鼓励和表扬随时进行、确实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郑老师特别有亲和力、满满的爱贯穿、小组合作积分制很好得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学法指导、讲练结合……”领导和老师们的这些评价使郑淑兰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她更坚信一定会成为孩子们更加喜欢的老师!

郑淑兰出示示范课

郑淑兰出示示范课。

有辛苦的付出,就有幸福的收获,郑淑兰感受着西和孩子们给予她的精彩纷呈。谈起支教生活,她感受到的是开心、欣慰与感动。开心于每次进教室前,学生对她的那份兴奋而热情的欢迎;欣慰于学生每次都能在下课前完成她准备的练习题;感动于得知她即将离开,孩子们眼中的恋恋不舍……郑淑兰回忆到,2023年12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已经十点多了,刘昱辰同学直接发了一个大哭的表情,“老师,你要走了吗?”当时,郑淑兰的心里面酸酸的,但是,因为孩子们对她的喜欢,又甜甜的。郑淑兰鼓励孩子们:“好好复习,好好学习,后面中考、高考后带着好消息去青岛找我玩。”这一切,都使郑淑兰在工作中干劲十足,兢兢业业,为支教事业奉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由于工作认真,郑淑兰先后被评为西和一中“月度最美老师”、魅力教师、优秀学科老师和由学校党建办和妇委会联合举办的《巾帼建功展风采 不忘初心谱芳华》活动中的巾帼榜样之一,和西和一中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师徒结对活动师傅之一等。

开展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活动。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支教经历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注定会写下不平凡的一页。18个月,我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和广大家长们的认可和孩子们的喜欢,这不仅仅是对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极大的丰富,更是一种磨练,它让我懂得了作为教师的真正含义,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正职责,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郑淑兰说,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短暂的支教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郑淑兰回想与西和一中老师们共语磨课时的浅笑,同逐三尺讲台时的激情,足以让她怀念一生,受益终身。不同的观念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同的理解能优化前行的方案,不同的注脚能解读理念的融合。为了爱和责任,她会把支教之路走得更加坚定、更有力量、发光发热、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希望。相信,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已经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赵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