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全环境立德树人】崂山区开展三科市级教研活动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2024-03-28 14:24:00原创

  大众网记者 徐铭 青岛报道

  “须当醉卧桃花雨,堪负人间三月天。”学期伊始,教研氛围也如同草木纵横生长着的春意,焕发出新的气象与活力。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一周内承办三科市级教研活动。

  2024年3月13日上午,由崂山区文明办、崂山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崂山区育才学校承办的青岛市国际理解教育教学成果转化研讨会在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阶梯教室举行。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办公室副主任,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负责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访问学者计祝保及各区、市教体局国际理解教育教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70余人参加会议。

  2024年3月13日上午,青岛市信息科技(人工智能)2023-2024学年度第21次教学研讨会在崂山区育才学校微机室举行。各区市小学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教研员、各区市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2024年3月15日下午,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暨技术赋能教学研讨会在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阶梯教室举行。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崔志钢老师、各区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及全市骨干语文教师近300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王嘉嘉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归类整理课。王老师从五年级学情特点出发,紧扣新课程理念,以“让名著里的人物走上舞台”课本剧展演活动为大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基础知识巧梳理、读懂名著有方法、学好汉字用处大三大版块,落实基础知识学习目标。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梳理人名、生活场景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通过古今对话、还原语言读懂原著;引导学生借助《阳谷县示》,尝试简写榜文、写好汉字,在归类整理中让学生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积累一定的方法读懂名著、尝试演好名著,为演好课本剧扫清字词障碍。通过智慧纸笔,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学中来,提升学生专注度和积极性,老师实时查看学生书写、作答情况,在积极有效的双向互动和及时的评价反馈中修正进步,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的薛允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趣味钢琴来弹奏——列表的使用》青岛市公开课。本节课是大单元项目“精彩的文艺演出”中的一个子项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项目学习,在项目中进行算法设计、算法验证,并根据学习列表来实现音乐的回放功能。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精研教学评减负提质,技术赋能创新发展。课堂教学展示后,崂山区育才学校王嘉嘉、李一顺,崂山金融区实验小学王开秀、曲茜,崂山区辽阳东路小学王文婧、王筱筱6位老师作圆桌论坛。智慧纸笔的加持,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学中来,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崂山区育才学校冷倩倩老师做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微探单元整组视域下多文本阅读教学路径》的交流汇报,冷老师以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研究、自身执教的阅读课例等为切入点,探讨单元整组学习一体化,发掘人文主题,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一个个实践活动,完成具有内在联系的任务型学习事件。运用多文本组文策略,为学生提供综合、真实的阅读场景,运用结构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内在心智运作的空间,关注阅读方法,强调阅读策略,提供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共读文本,迁移学法,最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

  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的栾昕蔚老师以《探索多元文化 拓展国际视野》为题,首先对国际理解教育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发展作了简要概述;然后从理念基石、课程实践、活动浸润三个方面分享了育才学校在课程理念、学科融合、国际社团和学校特色活动等方面作出的实践与探索。最后做了个人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反思,提出要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保持开放的心态、批判的精神、落地的能力和持久的动力,培养孩子们的“中国心”、“国际眼”、“全球脑”。栾老师分享的宝贵经验,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计祝保以《用科研的方法做教研,用教研的思维抓科研》为主题做了专题辅导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提出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全球胸怀,培养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对世界文化的包容态度。从理解、尊重、认同、包容、共处的五个维度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之后着重从教育规划、课程改革、活动体悟、人文交流、专项行动和青岛实践的六个视角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政策依据,并从科学定位、学科设计、教学研究、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主题选择等六个方面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展望;最后用教育实战技巧和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如何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教学探索和尝试,提供了借鉴、指明了方向。

  青岛市信息科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研员陆德旭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的项目式教学设计,认为两位老师基于真实的问题,呈现了真实的课堂、真实的项目,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陆老师认为两位老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对课标、对教学内容、对学情有充分的理解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的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探究、思考、讨论,进行小组合作,真正做到了“用中学”。

  陆德旭老师还指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跳出教育看教育”,要求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从七个方面部署全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倡导全体信息科技老师: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信息科技看教学,站在为国育才的高度实施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学生形成的计算思维等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以及课堂上养成的合作学习、主动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既可以促进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也可以促进他们一生的发展。

  青岛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志钢老师针对如何突出核心素养培养,深化教学评一致性做了精准的指导。崔老师首先指出,三节课例中基础知识归类整理课引导学生归类识字,拓展阅读课中对妖怪进行分类,试卷讲评课的复盘找问题都给学生以思维的启发,纸笔课堂的应用,让智慧赋能教学,发挥了落地性、实践性比较强的优势,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已然成为走向深度学习的必经之路。崔老师号召老师们以温儒敏教授、吴忠豪等专家倡导的阅读为方向,思考小学生的读书方法,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老师们应当积极落实课标理念,提高教材文本解读能力,这样的课才更有靶向性,更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不负春光起好步,只争朝夕开新局。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本周圆满结束了3次市级的研讨活动。3次研讨,汇聚了众多教育者的智慧和热情,共同探讨了国际理解教育、信息技术、语文等学科在教学中的互相渗透与实践。

  展望未来,相信老师们将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始终遵循课标精神坚定地朝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行走,立足实际学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创新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韩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