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携手同行!“肺凡领航 医路同行”国际肺癌诊疗发展交流活动举办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4-03 20:17:52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约有25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其中超过180万人因此丧生。面对肺癌这一健康挑战,迫切需要世界各国的医疗团队携手合作,共同提升全球的肺癌诊疗能力,持续改善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3月28日,“肺凡领航 医路同行”国际肺癌诊疗发展交流活动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拉开帷幕。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肺癌医疗团队齐聚医院,围绕肺癌诊疗发展现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中外专家在肺癌综合管理领域的长期合作,进一步推动全球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

国际肺癌诊疗发展交流活动大会中外专家交流会

活动伊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发表精彩致辞。他强调:“此次肺癌诊疗的国际交流,促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合作,有助于共同提升全世界肺癌的诊疗水平。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包括医疗设备、药物、人才和技术,提高肺癌诊疗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际科研合作,促进肺癌领域前沿研究的发展,推动新的诊疗方法和药物的研发,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致辞

为深入推进肿瘤精准诊疗发展,山东省肿瘤医院设立质子中心,取得山东乃至全国肿瘤放疗事业“质”的飞跃。在山东省肿瘤医院专家的介绍下,海外肺癌医疗团队参访了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中心,深入探讨质子治疗的优势,为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探索更多可能。

海外肺癌医疗团队参观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中心

当天下午,由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邢力刚、孟雪主持,中外专家围绕肺癌诊疗的未来发展与热点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邢力刚副院长表示,肺癌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肺癌这一全球性难题,需要全世界的专家共同合作攻克。他衷心感谢国外专家团队对活动的支持,期待未来双方有更多交流合作机会。

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邢力刚致辞

过去十年间,随着科研力量的投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策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从传统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疗法的兴起,每一步都见证了我国在肺癌治疗领域的突破与创新。

“对于Ⅲ期NSCLC的治疗,都是越精准越获益。”山东省肿瘤医院郭洪波教授对Ⅲ期可切除NSCLC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热点与争议,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海永教授对MDT模式助力肺癌规范化诊疗进行了专业解读。他认为,肺癌诊疗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推动治疗模式从传统的“以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新MDT 诊疗模式,集合了肺癌相关诊疗科室的智慧,使患者从筛到诊都能得到更精准、更规范的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评估和治疗时间,并进一步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围绕免疫治疗在肺癌诊疗的应用,山东省肿瘤医院孟祥姣教授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她介绍,目前对于Ⅲ期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放化疗之后的免疫治疗仍然是标准治疗,但按治疗顺序,约有1/3-1/4的患者无法接受放化疗后的免疫治疗。因此,改变治疗时机,将免疫治疗前移,可以使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研究方面,针对这一治疗模式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另一方面,不进行化疗,使用免疫治疗和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也在同步探索中,期待这些新的治疗模式和研究结果能给肺癌患者带来好消息。

接着,山东省肿瘤医院滕菲菲教授分享了一例典型病例,让现场专家都感受到了病例诊疗全程的规范、严谨,也进一步展示了医院MDT精准诊疗肺癌患者的优势。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Ⅲ期NSCLC病情较为复杂、异质性强,MDT 多学科诊疗模式应该成为主流治疗方式,随着靶向及免疫治疗等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出现,以及未来更多诊疗模式的探索,该类型患者的生存预后将得到显著提升。

来自土耳其的外方专家也分享了他们在本次探访观摩中的收获,介绍了其在肺癌诊疗领域的建设和进展。中外专家还围绕“非小细胞肺癌未来探索方向在哪里?”“如何优化肺癌多学科全程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为肺癌发展提供了众多精辟见解。

最后,孟雪副院长对本次大会进行了全面总结。她认为,肺癌是一项全球性的难题,MDT 协作在肺癌的精准诊疗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国际的交流和协作,有助于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区域间的协作网络,推动肺癌诊疗领域 MDT 多学科会诊,助力推动肺癌精准诊疗发展。

此次“肺凡领航,医路同行”国际肺癌诊疗发展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外肺癌医疗团队搭建了全球性、互动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激发了各国医疗团队的智慧碰撞,为推动国际肺癌诊疗标准的推行注入了活力。

责任编辑:王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