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山东事 大众情 天下志打开

论见黄河口|300个祭祀箱让文明城市创建有了创新注脚

来源:黄三角早报

2024-04-04 15:49:22

点击这里播放

就在今年清明节前两日,东营不少市民发现,城区很多路口旁都放置了专门用于祭祀烧纸的圆形铁桶。据报道,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环卫部门在城区范围内104处位置,设置了大约300个祭祀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东营的这一创举迅速在网上得到一致点赞。

化堵为疏,管理有温度。清明祭祀,体现了中国人对亲情血缘的重视、对先人的敬重,富有一种情感追求和价值关怀,祭扫的意义在于表达追思之情、延续家族情感。但焚烧不可避免会带来道路污染,甚至有引发火灾的风险。无论是携带火种进入野外,还是当街焚烧祭祀用品,不仅有违现代文明,影响社会风气,还会造成火灾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祭扫高峰时期,管理部门着眼于提升群众的祭扫体验,化堵为疏,是推进移风易俗、共建美好家园的责任所在,也是尊重传统文化和文明城市管理相融合的有力实践。

破旧立新服务有细节。破除祭扫陋习,不在道路、广场、小区、草坪、建筑物附近焚烧纸钱、摆放祭品……,近年来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提倡,市民的文明意识不断加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群众慎终追远、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情感需求也要得到合理满足,这本身也是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的要义之一。设置300个祭祀箱的背后是城市管理部门从细节处入手,将文明安全、生态环保的祭扫理念转变为服务举措和示范行动,更城市管理理念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各部门从群众需求出发,将倡导文明祭扫、推动殡葬改革体现在优化服务中,规范殡葬用品生产销售、推广生态环保殡葬方式、开展网络祭祀等服务……一系列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获得了群众认可,也是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创新。

移风易俗文明有你我东营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来之不易,需要每一位市民去精心呵护,细心培植,用心打造。当下,文明祭扫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相比繁复的祭扫仪式,献上一束鲜花,栽下一片新绿,同样可以告慰先人、纪念逝者。自觉革除殡葬陋习,用实际行动推进移风易俗,守好安全底线,引导更多人践行文明祭扫,让清明节回归“清洁而明净”。

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婧婧)

责任编辑:杜美萱

1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