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供销合作社如何发展?德州市政府印发重要实施方案

张双双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4-08 17:07:35原创

4月8日,德州市召开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供销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二级调研员于秀志,市供销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郭广太,市供销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昝永进出席,介绍《德州市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德州市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引领德州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德州市在新时期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推动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具有重大意义。

起草背景和过程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文件精神,市供销社按照市政府安排,起草了《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市供销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职工意见建议,征求了市直16个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建议,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以及市市场监管局公平竞争审查、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文件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实施。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明确: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全市供销社系统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00家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市20%的耕地,农资仓储能力达到12万吨,培育流通服务示范县5个,经营服务网点基本实现涉农乡镇和中心村全覆盖。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具体包括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构建以社有企业为支撑、基层供销社为基础、为农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000万亩次以上。加快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助力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增收。完善服务保障机制,鼓励各县(市、区)将“吨半粮”核心区耕地交由供销合作社托管服务,统筹有关涉农项目支持供销合作社集中托管服务的农业片区建设等内容。健全流通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服务。流通服务网络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主要载体。本项包括完善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构建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双镇百村”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设立服务网点,搭建便民服务综合平台。加强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完善1处省级、1处市级区域性农资仓配基地,发展一批县域农资仓配中心,构建“1+1+N”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提高保供稳价能力。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布局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田头保鲜仓,对接农产品生产基地,参与构建农产品应急储备体系。培强做大社有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社有闲置资产,突出主业做强做大。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再生资源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一批有控制力、竞争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加强县级供销社建设,增强县级社统筹发展能力,打造县域范围内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对基层社进行分类改造提升,提升相对薄弱基层社服务实力。推动基层社与村 “两委”开展“村社共建”,联合开展为农服务,助力村集体增收。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资产监管、注重自身建设四个方面发力,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工作落实落地。

答记者问

《实施方案》提出,要健全流通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服务。请问,供销社健全流通服务网络有哪些具体措施?能带给城乡居民哪些便利?

郭广太:商贸流通服务始终是供销社的主责主业。按照市政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全市供销社系统将以农资供应和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全力推动全市现代流通服务“一张网”建设。到2026年,农资仓储能力达到12万吨,力争培育流通服务示范县5个,经营服务网点基本实现涉农乡镇和中心村全覆盖。下一步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加强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农资保供稳价关系农民切身利益。供销合作社作为农资流通服务的传统主渠道,在搞好农资保供稳价、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无旁贷。我们将持续培优培强农资流通示范县,积极争取2024年度省供销社农资流通示范县试点,带动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整体推进。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建设完善1处省级、1处市级区域性农资仓配基地,发展一批县域农资仓配中心,构建“1+1+N”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实现仓储、调配、供应协同,切实发挥好农资储备“蓄水池”“稳定器”作用。创新优化农资供应服务,围绕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实际需求,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积极拓展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飞防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丰富农资商品供给,提供全周期农业生产服务。推进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以培育全省商贸流通服务示范县为抓手,实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县级综合集配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社,提供日用品配送、快递收发、金融服务、便民缴费等服务,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参与“双镇百村”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设立服务网点,搭建便民服务综合平台,参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为城乡居民购物提供便利。畅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发挥供销社系统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合作,布局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田头保鲜仓,对接整合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集采集配、联采分销、直供直销等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农超、农企、农社、农批对接,推动农产品上行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平时运营、应急保供、平急两用”原则,依托农产品企业仓储物流设施,建立1处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基地和部分县级应急保障中心,提升供销社农产品应急保供能力。

《实施方案》提出供销社要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请问,供销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成效,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

于秀志:近年来,全市供销社按照党委政府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市“吨半粮”产能创建,创新实施以土地托管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打响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品牌,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村集体增强,探索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2023年全市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850万亩次,共为185个村全托管服务土地15.5万亩,年助力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创新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加快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力争用2-3年时间,全市供销社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达到100家以上、年社会化服务面积1000万亩次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市20%的耕地,助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着力打响“供销农服”品牌。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两大重点,加强系统联合合作,加快培育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企业,提升为农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构建以社有企业为支撑、基层供销社为基础、为农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实现服务规模稳步提升。切实发挥基层社和服务主体的组织作用。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鼓励基层社、社有企业主动对接村“两委”,组织农民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整合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供销社提供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推广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重点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土地股份合作+职业农民合伙人”、“自营土地+公司托管”三种模式。由村党支部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省市县三级社联合成立农服公司为其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形成农户、村集体、供销社三方利益紧密捆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提高试点辐射面和示范效应。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统筹有关涉农项目支持供销社集中托管服务的农业片区建设。加强与银行、农担等金融、担保机构合作,争取资金支持。今年我市有4个县(市)被省供销社确定为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成功申报第一批3.5万亩试点面积,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50万元。以此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系统上下合作,培强服务主体,提升服务规模和质量,努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培强做大社有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请问市供销社在培强做大社有企业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昝永进:社有企业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重要载体。供销社要为城乡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就必须构建起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具体有以下几项措施:持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企分开要求,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加大社有企业改革力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整合盘活社有资产,促使优质资源向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优势领域的骨干企业集中。强化对社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着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持续推进省、市、县三级供销社纵向结合,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着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激发社有企业内生动力,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做大做强供销经济。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市场竞争能力,做强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德州供销丰成农资、供销商储超市、供销农服、供销点筹供应链公司等一批在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等涉农领域有规模、有控制力、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社有企业,做大做强德州供销集团。推进企业服务下沉,提升稳价保供能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城乡现代流通服务的重要力量。

聚力联合合作借势发展。坚持联大、靠大、做大,立足主责主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端、城乡居民消费端、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主动对接合作中国供销集团、山东供销集团等央企、强企及优质民营企业,通过项目共建、项目带动,加快建设一批涉农领域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重点项目,构建区域性农资仓储基地、重要农产品智能仓配中心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带动社有企业发展。

责任编辑:张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