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山东地热逐渐“升温”——省地矿局鲁南院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工作纪实

行业观潮 | 2024-04-12 13:57:26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刘传朋、秦皓、徐超

2022年冬,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南张新村老年公寓(党群服务中心)浅层地热能利用改造工程投入运行,据省地矿局鲁南院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有效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2136平方米,每年节煤量折合标准煤23吨,减排二氧化碳55吨,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和乡村振兴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这是省地矿局鲁南院扎实推进地热能勘查开发应用的缩影。

近年来,省地矿局鲁南院深入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落实,不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加快地热能开发应用,聚焦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双碳”目标,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人才聚集 平台建功

创新的力量,根源于人才的汇聚和培养。为深化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近年来,鲁南院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积极为创新人才发展搭建平台。

鲁南院先后构建了地热勘查开发院士工作站、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聚集了武强、王贵玲等国内外地热领域的杰出专家与学者,共同致力于科研攻关、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基地。科研平台的建立与发展,为地热勘查开发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强劲动能,不仅催生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突破,更为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与保障。

济宁岱庄煤矿矿井水+地热能协同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借助地热勘查开发院士工作站、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地热科研平台,成功培育出11名厅局级以上人才和4名在读博士,包括“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

在地热清洁能源勘查、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及保水修复、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领域,鲁南院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如“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层强化增产与利用综合评价技术”“碳酸盐岩地热资源成因理论及找矿模式”等,为这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基础和实践经验。

鲁南院在地热资源勘查、矿井水热资源利用领域获省部级科技奖9项,参加制定技术规范7项,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3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出版专著2部。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鲁南院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主持起草了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干热岩钻井技术规范》,参与起草多项行业标准及省地方标准,如《水热型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热储示踪试验技术规程》《干热岩钻探技术规程》《浅层地热能竖直地埋管施工技术规程》《地热资源勘查技术规程》和《地热钻探规程》,为地热勘查开发规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示范:标杆引领 项目驱动

鲁南院在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上深耕细作,以打造地热示范工程为导向,通过项目建设为驱动力,持续推动地热事业蓬勃发展。

农村地热清洁供暖方面,在郓城县武安镇、随官屯镇和唐塔街道建立了新农村地热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可供暖面积达35万平方米,服务百姓万余人。打造了“地勘先行、政府引导、企业跟进、百姓受益、生态改善、乡村振兴”的农村地热供暖“郓城模式”。实施的“山东省郓城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地热井井口出水温度54.5℃,出水量达每小时402立方米,是省内目前水量最大的地热井。承担的“郓城县武安镇地热供暖示范项目”,实现了取热不取水,无污染、零排放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城市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鲁南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9.3万平方米,项目采用地源热泵、天棚柔和辐射、全置换新风系统,打造了“恒温、恒湿、恒新风”室内环境。通过多年运行监测数据测算,示范基地年利用地热资源量8.10×1013J,折合替代标准煤约2365.39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643.88吨、二氧化硫40.26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价值较高,成功入选国家地热能行业发展“地热+”,助力“碳中和”典型示范项目。

鲁南浅层地热能开发示范基地

矿井水热资源利用方面,联合山东能源集团开展了“矿井地下空间及地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重大科技攻关,建成矿井地下空间及地热利用示范工程1处,可实现供暖(制冷)面积约5万平方米,年利用地热资源量替代标准煤约280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680吨。为矿区地热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提供了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突破了国内“地热能+矿井”领域工程化应用技术瓶颈。

应用:科技攻关 战略合作

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领域,鲁南院超前布局,联合高校、能源企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为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地矿方案和资源保障。同时,鲁南院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立足鲁西南,面向全省,提供精准高效的地热服务,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地热清洁供暖“郓城模式”推广应用,实施了“山东省菏泽断裂北部地区灰岩热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山东省巨野-成武凹陷北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山东省济宁市乡村振兴地热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示范”等项目,进一步查明了鲁西南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并建成典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和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各1处。新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南四湖流域矿井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装备”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坑水污染综合防控及安全利用示范”,进一步开展矿井水高效低成本处理、安全回灌、多模式协同利用、高效换热及热能梯级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形成矿井水资源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鲁西模式”,全面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山东省巨野-成武凹陷北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野外地质调查

2022年11月,与微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微山地热资源勘查项目,助力微山特色旅游地质和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

2023年6月,协助省能源局和省自然资源厅编制了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行动方案;协助省能源局起草省政府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助力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2023年7月,承办“泰山科技论坛”——“双碳”目标下地质工作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邀请王焰新、王贵玲等地热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地质报国课题,共谋黄河“双碳”新路,推进地热能领域地质科技创新。

2023年9月,联合浙江油田公司,多次就梁山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进行需求对接。后期将积极协助梁山县政府引进企业资金,配套完成地热回灌井,实现梁山县地热供暖零突破。与华熙(菏泽)农业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在郓城县调研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服务郓城县社会经济发展。

今年,鲁南院将深入落实省地矿局与山东高速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打造高速“零碳”服务区,大力推广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深化与新能源公司合作,计划打造集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现代特色粮品循环产业经营、文旅康养、美丽乡村建设、地热清洁能源科研及科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场景应用“地热+”示范基地。

一行足迹留诗韵,一路风雨谱华章。在新的征程上,省地矿局鲁南院将矢志不渝,以科技创新为舵,以人才培养为锚,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深入开展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工作,助力山东地热“热”起来,为全省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贡献卓越之力。

责任编辑:张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