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比学赶超中,上海制造正在打破“天花板”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4-11 17:15:30
记者 蔡宇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要守住25%的制造业红线,更要面向未来制造进行布局,如何取舍?上海面临的这道“选择题”,正是当下许多一二线城市正在经历或即将即将面对的难题。
近日上海举行的全球投促大会展现了中国经济第一大市打破自身发展“天花板”的方法论——上海正在催动新质生产力来寻求新增量。从特斯拉的新能源车到大飞机、人形机器人、宽禁带半导体,它们在打上新的“上海制造”标签背后,一场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正在发生。
新能源汽车和宽禁带半导体也正是山东省会济南大力布局的新质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天生要寻找奔跑的加速度的特性中,我们要从上海新一轮制造嬗变中学到什么?
1.上海要突破“天花板”:这么点“面粉”到底给谁做“面包”?
已经有了特斯拉超级工厂、C919大飞机总装基地,上海,还需要一个高端洗衣机制造工厂吗?
3月28日,卡奥斯数字生态大会在上海召开期间,记者探访海尔上海洗衣机互联工厂时,将这个问题抛给卡奥斯市场平台上海区域相关负责人。
这座位于上海松江石湖荡镇的工厂,投资10亿,占地165亩,号称全球家电制造业首个元宇宙工厂,与中航发动机、宁德时代产业化基地、华为上海研发基地、中芯国际12寸芯片等项目并列,是2022年上海47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之一。
“因为上海要防止制造业空心化。”这位负责人说。
2020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比为25%;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24.9%、24.5%;2023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出现0.2%的负增长,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6月出台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上海重提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25%以上。
既要守住25%的制造业红线,更要面向未来制造进行布局,如何取舍?在国际大都市搞工业成本不低,土地资源有限,就这么点“面粉”,到底给谁做“面包”?
上海的痛点也是很多一二线城市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问题。
卡奥斯在上海召开数字生态大会这一天,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在同一天召开,此次大会透露的一个风向是,制造业正成为企业投资上海的重要方向。
此次全球投促大会亮出上海产业链招商的10个细分赛道,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元宇宙、宽禁带半导体、生物制造、大飞机、大型邮轮、商业航天、新材料、氢能。这些细分赛道大部分指向先进制造业,而元宇宙、氢能两大产业也是山东积极布局的未来产业。
上海同时还发布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聚焦三大先导产业,新设1000亿元产业母基金;推出工业降本增效措施,未来两年预计为工业企业降低运营成本1000亿元;推进“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1000万平方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载体空间;联合银行授信2万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
政策包中“1个2万亿3个1千亿”的“金融弹药”,彰显了上海作为产业基金、风投机构、券商银行集聚高地的资源禀赋。但上海招商引资也有短板,就是土地要素不足,这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一块明显的“天花板”。2016年,国内制冷压缩机行业龙头海立集团由于没有扩产空间,并且人力成本高,就将上海的部分产能向四川、江西乃至海外转移。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目前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项目,是济南市政府从上海招商来的。这个总投资360亿元的项目占地面积约2000亩,这样的土地资源供给是上海无法比拟的。
为解决土地短缺问题,此次政策包里就有“工业上楼”的相关措施。上海采用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启动智能工厂建设。
2.撬动新质生产力增长的“飞轮”
“智能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转而对知识技能型人才、金融、产业链生态产生高黏性。”此前,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这是上海的一个战略选择:用新“面粉”做面包,就能突破原来的天花板,并且劳动生产率更高,“面包”价值更高,这就是新质生产力的要素之变。
据上观新闻报道,在上海已建设的1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汽车领域占22家。因“含智量”十足,上海8家汽车整车企业、61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22年贡献了上海2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
围绕“新面粉”的生产、加工,上海的产业链也在“焕新”。
上海松江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主战场,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专门制造智能工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从山东跑出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2017年就落地松江,赋能长三角企业。
链主企业带动要素巨变,卡奥斯,用友,徐工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头部企业落地松江,又吸引了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2023年,松江区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27家,国家级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总数位列上海市第一;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6.79%,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11%,位居上海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33家,连续三年居上海第一。
上海主流媒体在聚焦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巨变”时指出,正是像卡奥斯这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主企业带动了G60科创走廊的“要素巨变”。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4年2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从1/12提升到1/7,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226.4%,登陆上海证交所科创板企业占全国的1/5。
而成为新的“面粉厂”体系中的卡奥斯,在长三角这个这个需要大量新“面粉”的地方,成为裂变核心,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成长速度越来越快。
新质生产力的增长“飞轮”,就这样撬动起来。
3.拼抢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上海、济南比什么?
上海产业链招商的10个细分赛道中,宽禁带半导体被视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信息通讯领域广泛应用,目前这项技术处于应用爆发期前夕,第三代半导体也是上海、济南、青岛等全国多座城市重点布局的产业。
在第三代半导体业招引和培育上,各地因资源禀赋形成了不同的招商套路。作为刚揭牌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基地,上海临港新片区聚集了天岳先进、积塔等一批宽禁带半导体头部企业。其中头部企业天岳先进的注册地就在山东济南。天岳先进是国内最早从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化的企业之一,目前在山东济南、上海临港、山东济宁建立了生产基地。
2020年,天岳先进在市场爆发前夕全力对外扩产之际收到不少城市的邀约,多番比较选择了上海闵行临港园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海天岳相关负责人称,这个园区开发速度快的熟地是促成双方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2021年,天岳先进在上海临港的工厂开工建设。据“浦东发布”报道,上海天岳在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征用土地100亩建设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从事6英寸碳化硅晶片的生产。
济南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布相关扶植政策。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上,济南资源禀赋强大,山东大学在碳化硅领域拥有厚重的技术研发力量,从济南还诞生了“碳化硅第一股”天岳先进。
山东大学是国内最早布局新一代半导体研发的院校之一。根据媒体报道,已故中科院院士、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实验室学委会主任蒋民华在十多年前就攻克了碳化硅衬底材料相关技术。天岳先进则将这项技术从高校实验室推向产业化研发,再到大规模量产,完成了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突破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跃”。
创立十余年来,天岳先进从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跻身世界碳化硅衬底第一梯队,进入博世、英飞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上海主流媒体称,随着天岳先进上海临港工厂投产,这家企业已经从产品质量、产品性能、产品尺寸、产业化能力等多个维度引领行业发展。
2023年6月,济南市政府又与广州企业南砂晶圆与达成合作意向,在济南打造全国最大8英寸碳化硅衬底生产基地,该基地占地120亩,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计划于2024年启动建设,2025年实现满产,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
比起比亚迪在济南起步区占地4000亩的工业园,南砂晶圆这类“智造”项目占地小,摆脱了对土地资源的依赖,而在知识技能型人才的依赖上,南砂晶圆的技术团队核心力量正是来自山东大学。
集成电路需要产业环境才能发展起来。在济南,天岳先进作为链主企业已吸附23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槐荫。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聚集了包括材料、制造、设备、设计在内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生态,在应用端,上海有特斯拉和上汽新能源。全球促投大会上,上汽集团、理想、蔚来汽车联合上海天岳等宽禁带半导体企业联合成立了汽车—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联盟。上海临港新片区雄心勃勃,喊出要把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国内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集聚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应用规模最大的产业基地的目标。
在济南,由于比亚迪和吉利项目的量产,2023年济南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能大爆发,产量甚至超过了传统汽车工业强市武汉。济南最新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当济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十倍速“爆发式”增长时,为这座城市贡献的不仅是GDP。
和上海一样,新“面包”大量出炉,需要更多新“面粉”和新的“面粉厂”,更是激活了更多新赛道、新产业,包括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等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场景,为南砂晶圆落地济南提供了“硬核”理由。去年8月,济南还推出了打造千亿级“晶谷”产业集群目标。
“一个半导体企业不能光靠自身发展,离客户远的话,各种运输成本,你派出的人力物力,你的反应速度都会慢很多,上下游配套对集成电路产业非常重要。”上海谙邦半导体相关负责人在谈到集成电路需要的产业环境时这样说。
“面包”在哪里,“面粉厂”就开在哪里。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已成为地方招引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资源。
4.到这里投资,这里有最沸腾的场景
“今天,谁规划好了场景,谁在场景侧率先进行科学部署,谁就会胜出;比场景更重要的是数据要素,面向数据和场景这两个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进行发力和布局,对传统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布局。”在卡奥斯数字生态大会上,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市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栋明说。
上海全球创投大会上公布的10个细分赛道,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氢能上海均强调了“开放应用场景”、“推动应用场景加速落地”等关键字眼。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对场景规划画重点?
新质生产力具有快速迭代,技术密集的特点,天生就在不断寻找奔跑的加速度,寻找更多、更有想象力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者提供了让创新型技术不断迭代的“试验田”;而有了市场,才意味着有人为创新买单,才能推动企业进一步创新。
在卡奥斯数字生态大会上,上海松江区有关负责人搞起了“场景招商”——到2025年,上海松江区85%规上企业要完成数字化转型,每年松江区规上企业净增数量在150家左右,这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硬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欢迎大家到松江投资”。
回到文章最开头的问题,就有了确切答案——科技创新,唯有和产业创新强耦合,才能将长期休眠传统产业(旧动能)唤醒、焕新,才能让新兴产业涌流、迸发。
高端家电制造是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之一。海尔上海洗衣机互联工厂成为卡奥斯展现“十八般武艺”的样板间,上海产业链招商聚焦的10个细分赛道中的元宇宙、大模型,在这座高端家电制造基地都能找到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在这座智能工厂得到广泛应用。
海尔为什么要在长三角投资一座高端家电制造工厂?原因再简单不过,市场驱动。
这座工厂专门生产卡萨帝两大爆款产品双子T5洗衣机和干衣机,这两款产品正好适销长三角的梅雨天气。海尔在长三角这个全国消费活力最集中的市场投下“王炸”——市场售价16000多元的卡萨帝双子T5洗衣机,是海尔在全球最先进洗衣机工厂生产的创新型产品。江浙沪的富裕家庭,可以保证一个足够大的消费市场为中国企业的创新买单,让最新的技术革新有了利润保障,让领军企业的创新可以走得更远。
全球光伏电池巨头爱旭股份为什么落户济南?排在第一的理由是,济南把新能源装备产业作为全力打造的标志性产业链之一。当下高质量发展环境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配合,在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作用格外突出。
引领新质生产力靠什么?
上海和济南,都在经历全国制造业发展格局的变化。在城市之间的互相招商中,让企业用脚投票,让资源配置最优,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蔡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