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现炒还是预制?老乡鸡打“明牌”,率先公开菜品溯源

来源:潮新闻

2024-04-12 18:54:49

  最近,餐饮品牌老乡鸡率先打出“明牌”,火上热搜。

  “你们到底是不是预制菜?”面对这个一度引发行业危机的问题,4月8日,老乡鸡发布《菜品溯源报告》,自曝“当前正餐菜品中,餐厅现做占比70.6%”,并且在餐厅公示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类,以颜色作为区分。

  这一开创行业先例的举措,一时博得不少网友的好感。“这份报告来得很及时,虽然问题不可能完全没有,但是有这份态度,值得消费者信赖。”有网友评价道。

  近几年,关于预制菜的讨论甚嚣尘上,公众质疑声大多集中在口味、知情权、安全和监管问题上。

  老乡鸡为何在当下公开《菜品溯源报告》,并对菜品分级明示?这一开风气之先的举措,对于餐饮及预制菜行业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今后,我们可以放心地吃预制菜吗?

老乡鸡将菜品分级明示。图源:老乡鸡官方微博

  响应号召明示使用预制菜,实则暗示是“现炒派”

  4月8日,老乡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封致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公开信,提出三个决定:

  将共20万字,包含202个供应商明细、188个餐厅菜品追溯卡、136个央厨食材追溯卡、160个外采原料追溯卡的《老乡鸡菜品溯源报告》全面公开;

  开通“老乡鸡中央厨房”和“老乡鸡餐厅后厨”两个实时监控直播间,邀请公众一起云监工;

  在餐厅公示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类,并以颜色作为区分。

老乡鸡公开菜品溯源报告。图源:老乡鸡官方微博

  作为老乡鸡的供应商之一,湖州南浔浔味堂食品有限公司也被列入《老乡鸡菜品溯源报告》。“我们和老乡鸡合作了十多年,除了巴沙鱼,草鱼、排骨等都是我们供应的。”负责人都勤学说。

  都勤学告诉潮新闻记者,今年4月初,老乡鸡就邀请300多家供应商负责人一起开会,商讨公开事宜。“我觉得这个倡议很好,让消费者吃得明明白白,我们也经得起消费者的检验。老乡鸡敢这样做,说明对自己有底气,对供应商也有底气。”都勤学说,会上大家都一致同意,签订了倡议书。

  “这一系列的内外部行动,让老乡鸡填补了行动真空;各项政策回应,成为了率先响应国家号召的尖子生,填补了角色真空;中式正餐的‘现做派’,去预制菜,解释真空也被填补了。”食品行业专家、友声誉品牌咨询创始人楚学友评价说。

  近几年,楚学友经常在咨询中遇到餐饮企业提出相似的苦恼,“如果有顾客问,‘你们家的菜品是预制菜吗?’该怎么办?”

  从“豪华婚宴使用预制菜”到“预制菜进校园”,自2021年以来,预制菜就成为被不少人口诛笔伐的热门议题。

  今年315晚会曝光的《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案例,引发公众对肉类产品等领域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预制菜的标准制定呼之欲出。

  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并提出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楚学友评价说,对于《通知》提到的几点,老乡鸡在公开信中率先回应,“比如,统计发布老乡鸡当前正餐菜品中,餐厅现做占比70.6%,半预制占比27.7%,复热预制占比1.7%,并在餐厅公示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类。”

老乡鸡将菜品分级明示。图源:老乡鸡官方微博

  在快餐品牌中,“现炒派”和“预制菜派”一直存在。“‘现炒派’对门店的要求往往更高,需要更多厨师、更大的后厨空间、更高的成本,餐厨比就比预制菜餐厅低,利润率就更低。”楚学友说,老乡鸡的自曝行动其实在强调品牌是“现炒派”,预制菜占比不高,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验明正身”,提供出一系列的支撑证据。

  在他看来,老乡鸡的系列举措在行业危机中创造了引爆点,抓住了难得的传播机遇。

  自主公开菜品溯源,值得推广吗?

  预制菜一头连着大市场,一头连着小农户,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风口。自提出到成为热点后,全国各地不少政府部门都在力推预制菜产业。

  据业内统计,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7万家,2023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正加速驶向万亿元赛道。

  不过,随着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资本等纷纷入场,预制菜产业在繁荣的同时,也鱼龙混杂。

  都勤学相信,公开菜品溯源报告的方式会倒逼食品、餐饮企业成长,“整个市场比较乱,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公开可以对这类企业形成一定的打击。”她期望类似的方式能在行业内推广,让每一份食品都让消费者可溯源。

老乡鸡公示菜品分类。图源:老乡鸡官方微博

  公开菜品溯源报告,是企业应对舆情的积极应对,也是对消费者呼唤知情权的良性响应。这种做法是否值得在业内推广?

  “在头部品牌的带领下,餐饮行业走向透明化是规范发展的整体趋势。”楚学友举例说,2016年,西贝莜面村率先开设明厨亮灶;后来,在政府推动下,明厨亮灶在全国有条件的餐厅得到推广;没多久,不少餐厅还上线了明厨亮灶的监控系统,公众可以在网上监工。他推测,未来,以现炒为主的餐饮企业可能效仿老乡鸡,陆续公开菜品溯源报告,但以预制菜为主的企业恐怕会保持沉默。

  对此,温州市食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温州预制菜产业发展研究院成员胡胜群则抱着审慎的态度。

  “溯源报告是企业自主公开的一种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获得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可能有企业会效仿。”胡胜群分析说,如果企业公开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对预制菜的产业提升是向前的驱动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这种溯源报告缺少权威性,在监管体系、诚信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不建议在餐饮业推广,一旦某些企业避重就轻地发布一些不全面、不真实的溯源报告,那么,消费者刚回升的一点认可会转化为更强的反感。

  预制菜产业需走向透明化

  预制菜产业如何走得更远?

  胡胜群说,想要消费者真正认可预制菜,需要国家在明确产品界限的前提下出台相应的标准化体系,形成行业监管。

  在他看来,目前,预制菜的定义和标准仍存在交叉、模糊的问题。“预制菜定义还没有和传统的食品加工、餐饮加工品区分出来。比如,按照最新的文件规定,调理肉制品、预制水产品、高温灭菌的罐头食品可以归为预制菜,但这些产品也分属肉制品、水产品、罐头食品,本身有各自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管理体系。”胡胜群说,这会造成有热度时,企业蜂拥而上凑热度、蹭流量;而一旦有负面新闻时,又会划清界限逃避责任,对产业发展很不利。

老乡鸡门店。图源:老乡鸡官方微博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预制菜行业走向规范发展的第一步。”胡胜群说,今后,行业内需要通盘考虑企业规模、日常监管结果、市场抽检结果,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并向消费者公开。

  同时,他建议加强原料溯源体系建设。“食品加工环节的追溯已经落实多年,但原料尤其是农产品追溯一直存在问题。”胡胜群介绍说,浙江省已出台《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部分地区已经开展基地产品追溯,如平阳的黄鱼养殖基地,“只有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了解到预制菜品是由什么原料做的,怎么做的,营养、安全检测情况,才能最大程度地信任预制菜。”

  胡胜群认为,推广阳光工厂也是可行的办法,如浙食链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扫描二维码查看检测结果、生产车间的实时视频。“目前,由于企业参差不齐,且政府没有强制推广,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大部分企业关闭了实时视频,部分企业未将产品附二维码。”胡胜群说。

  楚学友注意到,近几年,多地政府在谋划建设预制菜产业园。“预制菜的消费人群有不同分层,除了供应餐厅,也直接面向消费者零售。”他建议,预制菜产业园在发展中要找准市场定位,从评估到审核上更加审慎。

  (潮新闻)

责任编辑:马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