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关注校城融合系列报道之一 | 技能教育,给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速览淄博 | 2024-04-18 17:29:38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编者按:

百年工业城市淄博,多年来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培养技能人才的学校。作为其中的代表,始建于1958年10月的淄博市技师学院,为城市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技能人才。如今,这些技能人才成为淄博市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以人才为媒,校城融合发展,筑牢了淄博不断向上生长的基础。

4月18日起,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开辟专栏,关注优秀技能人才,关注淄博市校城融合发展。

技能教育,给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学习是终身的,这是我在学校和公司最大的收获。”4月15日下午,在山东新马制药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马药机)的会议室,姚鸣宇刚接受完一次培训,正在复盘最近一次销售案例。很难想象,13年前他是个传统意义上“不爱学习”的学生。

从将上课视为“畏途”,到成为淄博市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再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逐步走上负责湖南、四川两地的高级销售经理的关键岗位,累计销售业绩突破1亿元……从这一个案中,可以看到学校因材施教结出的累累硕果,也可以看到淄博的企业如何联手院校逐步壮大发展。

4月18日,姚鸣宇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研发机构调试设备。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参加高考也有机会,去念上个三本或者大专,我觉得意义不大。学门技术去就业,我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2011年,刚刚高中毕业姚鸣宇说的这句话,让父亲感到意外,本来准备好要供孩子上大学了,没想到姚鸣宇会做出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作为父亲,他坚定地支持了孩子的选择。

同年,姚鸣宇正式成为淄博市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并报名学院机械系的装配与维修专业。之前,姚鸣宇做过功课:作为前淄博市劳动局直属学校,机械系是学校老牌顶尖专业,有最好的师资、最完备的教学理念和最悠久历史。

新学年,新环境。按照学校的安排,新生们主要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同时接触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训练。

为了让新生迅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业,老师们给学生安排了许多通过本专业来接触社会和企业的机会。

“我学的专业以前就是钳工,就是人家常说的万能钳工。”錾削、锉削、钻孔、刮研、装配……注重动手能力的学习方式,为姚鸣宇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同时,教师们也在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每项技术的获得都需要千锤百炼。

“如今我能够留在现在的企业,并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还是得益于在学校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实训阶段。”入学第二年,姚鸣宇进入了淄博市技师学院的实训基地。从整个师资和教学设施上来说,实训基地代表着淄博市技师学院的最高水平。完成第一年的适应期,姚鸣宇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开始在这里得以“精进”。

很多学生与其说不爱学习,倒不如说是不喜欢某些死板的教学方式。正是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们不带任何偏见的态度,让传统意义上“不爱学习”的姚鸣宇们,喜欢上了学习。

姚鸣宇班主任任天坤(左)在指导学生。

“让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提升理论,在社会活动中增强他们自身的素质。”姚鸣宇的班主任任天坤表示,除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淄博市技师学院还通过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

“我们特别重视发掘每个学生自身的长处,有人喜欢钻研技术,我们会培养他成为适合技能大赛的选手,有人擅长沟通,我们会为他们安排学生会的工作,为他日后在企业发展打基础。”淄博市技师学院产教融合中心副主任郭常勇表示,老师们在为学生技能打下扎实基础的同时,也在发掘着每个人的优势,给他们未来的职场生涯做前期规划。

实习期就是“考察期”

在来到淄博市技师学院的第四年,姚鸣宇进入企业开始了学院最后一年的实习期,这也是进入企业的第一年“考察期”。

郭常勇说,这其实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开始将自己所学进行实践,企业同步从中发现和培养适合企业的技能人才。

“我们学校鼓励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进入企业,提前适应,提前了解,这样在毕业时就能做出最佳选择。”郭常勇说,这段磨合期不但对企业和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而且学院也会借此了解到企业真正的需求。这也是学院调整教学方案和技能培训方向的一个重要参考。最终目的,还是在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最重要的是前半年,我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尽快掌握所有的装配环节的要点,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台设备的装配和调试。”姚鸣宇说,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这是一项很有挑战的考题,对别人来说是选择题,但对他而言是一道对错题,因为跟父亲有言在先,他必须答对。

“淄博市技师学院来的毕业生们都很优秀,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超出我们的预期。”新马药机人力资源总监刘鹏介绍,新员工有3到6个月的集中培训期,作为技能密集型企业,通过这一关非常难,但是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很少有通不过的。

新马药机生产总监顾安华表示,公司的采购、计划、调度、销售人员大多都是像姚鸣宇一样,从生产一线提拔起来的。

“我们公司强调首先满足实战型人才需求,所有生产管理岗位的人员必须要懂生产懂技术,否则很难胜任目前的岗位。这是公司管理岗位选拔的‘底层逻辑’。”顾安华说,员工的上进心和学习力一旦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是无敌的。

“每个公司的需求不同,要感谢淄博市技师学院输送来大批技能基础扎实的人才。”刘鹏表示,这些学生大都表现出了坚韧抗压不服输的品质。

“我们的生产一线承担着‘人才蓄水池’功能,作为一个技能密集型企业,我们开辟了一条适合他们职场发展的道路。”刘鹏说,除了班组长、车间主任这样职务的晋升通道之外,公司还设置了跟薪酬挂钩的5个技能层级的晋升通道。通过“双通道”的晋升途径,最大程度上可以让新入职的学生们在企业中通过不断晋升,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新马药机的车间内干净整洁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

隔行如隔山。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从生产到销售,姚鸣宇来到湖南开辟新市场,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湖南方言。

“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新员工能否吃得了‘销售’这个苦。”销售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新马药机销售总监许东博对姚鸣宇等新员工的期待,其实蛮有道理。

姚鸣宇回忆,2016年他在河北参与了国内首条密闭项目的生产线建设。由于是国内首条,没有可借鉴的先例,一切全靠企业的销售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配合摸索。

这条生产线的工期很紧张,当时有一台将近200斤的设备需要安装在生产线的夹层内部。因为夹层空间有限,加之里面线路密布,本来需要对方协调几名装卸工人先将设备抬进去,但经过深思熟虑,尚在技术部门负责的许东博还是决定由自己来亲自抬设备更合适:一则协调人手会延误工期,二则对方工人并不了解内部走线的情况,而最终安装调试的位置还是需要新马药机技术人员来决定。

姚鸣宇主动请战,在无法直立通行的夹层里,配合许东博花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将设备顺利安装完成,为生产线的如期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通过姚鸣宇这条生产线建设中的表现,许东博对这群来自淄博市技师学院的学生颇有好感。

4月18日,成都下起了大雨,姚鸣宇在酒店给客户发送产品资料。

“7年前,我是销售部门最年轻的员工,这是劣势,也是我的优势。”姚鸣宇2017年进入公司的销售部门,成为销售部当时最年轻的一名员工。

“我最大劣势就是年轻缺乏经验,但主管勉励我,这也是我最大的优势,因为年轻人单纯、真诚。”姚鸣宇说,公司最重要的价值观就是真诚,用高端产品优异的性能去赢得市场,用真诚的服务来建立客户信任和信心。

“做到高级经理之后,鸣宇也会亲自动手给客户解决设备上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将问题扔给售后的技术人员。这是从客户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从这一点来说,鸣宇是我们销售部门的一个代表。”许东博介绍,目前公司的销售人员超过三分之二是从生产一线提拔起来的,这些员工除了开拓市场、维系客户,还担负着给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因此被称为“销售工程师”。

2021年,经过三年的资源和经验积累,姚鸣宇获得了入职公司以来的两个大订单,并独立完成了两个大项目的整线销售。

“我们做销售需要跟客户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我想是通过细心真诚的服务,最终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姚鸣宇在复盘两次销售经历的时候,这样总结道。

其实,幸运更多的是来自真诚待人。

没有任何付出是白费的。

入学第一年,姚鸣宇就加入了学校的社会实践部,并担任部长一职,期间做了很多在别人看来琐碎无聊的工作。回忆起来,姚鸣宇觉得那个时候“耐得烦”,大幅提升了自身的各项水平。

近年来,淄博市技师学院发挥淄博市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平台作用,实施校企合作质量提升行动,让企业参与办学决策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通讯员 张玉芹 刘磐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