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创建”看法院 | “泉心历办” 全心全意——济南市历城区法院立案庭创建“齐鲁天平先锋岗”纪实
综合新闻 | 2024-04-19 18:23:36原创
王天宇 来源:山东法制报
2023年,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案件44982件,在济南市高居榜首。“2021年、2022年,法院年收案数在2万余件,2023年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64.89%,这无疑给法院带来了新挑战。”
面对这道“新考题”,历城法院能解得游刃有余,得益于该院“凡事做在前、永远在路上”的工作理念。
早在2021年,历城法院便提出构建一个集“最强力量、最好空间、最优服务”于一体的诉讼服务体系,“泉心历办”的招牌也由此而生。自此,法院立案庭秉持“精准立案、精细管理、精心指导”的原则,不断提升诉服效率,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近日,历城法院立案庭因出色的工作成绩获评“齐鲁天平先锋岗”荣誉称号。
拓展功能、精心服务,彰显为民情怀
4月9日,走进历城法院诉讼服务大厅,一幅紧张有序的画面映入眼帘:诉讼引导员们忙碌地为当事人解答疑惑,提供指引;便民服务区内,法官助理耐心协助当事人补充诉讼文书信息,解答法律咨询;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则忙碌地审核材料、录入信息,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得以高效完成。
小王是一位来自外地的务工人员,曾在历城区某业主家中担任保姆一年多,却遭遇了部分工资拖欠。面对困境,她来到了诉讼服务大厅求助。
然而,起诉需要业主的具体信息,小王只知道业主的电话,对其他信息则一无所知。此时,工作人员将小王引导至人民调解室,请调解员协助调解。
调解员朱荣慧迅速了解情况,并拨通了业主的电话。经过她的耐心劝导,业主坦诚地陈述了双方的分歧。原来,双方对扣款金额存在争议,并非故意拖欠工资。在调解员的调解下,很快便厘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业主最终爽快地支付了拖欠小王的报酬。
在诉服大厅中,像这样的调解室有8个。院长牟宗伟说:“像小王这样现场咨询的群众,如果我们认为有调解的可能,就会引导他们先进行诉前调解。每位调解员每天总能调成几件,让群众免受诉讼之累。”
诉讼服务大厅作为接待群众的前沿阵地,多年来,历城法院持续坚持“内部挖潜”,不断发展、延伸、完善其服务功能。
在12368诉服热线座席前,电话声此起彼伏。诉讼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李晓介绍说,像这样的咨询电话每天都有300多个,虽然两名工作人员“压力山大”,但大家都会以饱满的热情为群众提供解答服务。
在这里,记者还看到由历城法院与区住建局、齐鲁公证处成立的“物业纠纷诉外化解中心”。负责指导中心工作的法官牛芳介绍,中心全年诉外化解物业纠纷1100余起,向物业服务企业发送整改建议20余条,极大缓和了物业和业主间的对立情绪,走出了一条物业纠纷解决新路径。
副院长马悦静说:“立案庭融合了诉讼服务、审判辅助、多元解纷、信访接待、法治宣传多项功能,实现诉讼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在这里立案有‘肩并肩’‘面对面’的服务,实现了自办、帮办、代办立案相结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涉军、涉企等纠纷,还开通立案、调解、审理绿色通道,一切服务的出发点都是‘方便群众’。”
速裁快审追求公正与效率
当遭遇调解无果的简易纠纷时,速裁程序便开始迅速发挥作用。立案庭的四大速裁团队均部署在诉讼服务大厅,他们以公正为基石,以简案速裁为准则,自收案起便吹响“冲锋号”,让简案进入快车道,做到起跑即冲刺。劳务合同、金融借款、商品房预售合同、物业服务合同、民间借贷……他们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保障金融安全、保护女性和未成年人权益,以及探索物业纠纷解决新路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速裁团队的法官们再次展现了优秀业绩,他们的诉讼结案数量均超过2000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均突破500件,结案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速裁团队审理的案件,以审理周期短、小额程序适用率高、审判质量优良而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刘明法官是位经验丰富的老速裁法官,2023年,她的结案量又创新高。她说:“公正和效率是司法事业永恒的主题,看到当事人及时解决纠纷后满意的笑容,我们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用自己的行动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速度,我们很自豪!”
立案庭庭长于东亮说:“未来,历城法院立案庭将继续围绕一站式诉讼服务,依托诉服中心党员先锋岗,不断打造‘泉心历办’诉讼服务品牌。全心全意全力解决诉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疏通堵点,切实能为当事人办事,切实能办成事,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法官驿站促纠纷解决于萌芽
“于法官,大河村两户村民因邻里矛盾产生冲突,经过司法所和派出所的调解仍未能达成共识,目前当事人情绪较为激动,希望你能参与联动调解……”
“收到,请尽快将相关材料发送给我,我去法官驿站调解……”
于东亮接到电话后便迅速赶往法官驿站,在那里与辖区民警、司法所长以及村委会主任联手进行调解。最终经过一下午的共同努力,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协议。
为提高办案效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历城法院选择“走出去”,法官驿站也应运而生。于东亮说:“自2021年无讼社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已在全区360余个社区村居设立了法官驿站。每名法官负责4至5个社区,力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据了解,历城法院最远的一处法官驿站设立在历城区郭店街道的甄家村,距离法院26公里。设立法官驿站前,该村每年大约有10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法官驿站设立后,3年来,该村仅有一起交通事故案进入诉讼。每周五,郭店法庭的法官都会前往这处法官驿站解决村民的矛盾纠纷。驿站的设立,拉近了村民与法官的距离,切实减轻了群众的诉累。
建立法官驿站后,法院便着力推动联动调解机制,这一举措让法官有效地融入了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以彩石街道为例,立案庭与其进行对接后,7名法官不定期前往包挂辖区,协助梳理潜在风险、调解矛盾。通过联动调解,每名法官每年都能化解5起以上矛盾纠纷,及时平息了许多潜在的冲突。
“像邻里纠纷、土地纠纷这样的案件,一旦进入法院,往往会使双方关系紧张,甚至结下宿怨,因此,无讼社区建设的推进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于东亮说道。
今年,为进一步优化保障措施,历城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积极与区委的重大项目进行了对接,筹备成立重大项目法官工作室。该工作室将以法官驿站为基础升级,预计本月内正式揭牌,这一举措又将为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有力保障。
全心全意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历城法院一直在路上。(记者 王天宇)
责任编辑:李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