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关注校城融合系列报道之二 | 企业转型遇“瓶颈”,高端技能人才助力升级

速览淄博 | 2024-05-09 17:29:40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编者按:

百年工业城市淄博,多年来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培养技能人才的学校。作为其中的代表,始建于1958年10月的淄博市技师学院,为城市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技能人才。如今,这些技能人才成为淄博市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以人才为媒,校城融合发展,筑牢了淄博不断向上生长的基础。

4月18日起,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开辟专栏,关注优秀技能人才,关注淄博市校城融合发展,今天推出第二篇,看高端技能人才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转型遇“瓶颈”,高端技能人才助力升级

省赛第二,国赛第五。10年之前,作为淄博市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徐伟没有接受很多大型公司抛来的“橄榄枝”,而是入职了家乡一个仅有几十人的“小微企业”。这一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背后,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理由?

徐伟(右)正在车间里了解产品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就业“小微企业”

2014年12月之前,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叠羊路的淄博金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箭医疗”)还是一家小公司,但是只有几百平方米的工厂院落内,那时就酝酿着一场关乎公司未来的重大转型。

金箭医疗前身是博山标牌厂,主要生产各种金属标牌。历史包袱沉重,技术含量低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2013年,年届半百的企业负责人宋光琪,做出转型生产医疗器械的重大决定。

“我下半辈子其实已经吃穿不愁,但是想到跟着我干的这帮工人,他们以后的出路在哪里?”转型,对宋光琪个人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但却风险极高的可选项,但是对公司和员工来说,却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转型牵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资金问题可以贷款,技术和市场可以借鸡生蛋,但是人才从何而来?

“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而言,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我们。”金箭医疗工会主席黄宗惠说,当时他们把目光投向本地技术院校。

此前,企业从本地职业院校招募了不少技能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和调研,企业了解到淄博市技师学院有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师班,这些技师班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具备符合当前企业转型的高技能实战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大赛选手,其技术技能水平可比肩省内乃至国内前几名的行业翘楚。

“我这个学生特别优秀,省赛第二名,国赛第五名。他是咱博山人,想回家乡工作,非常符合企业的要求。”指导老师高鹏介绍道。

淄博市技师学院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张玉芹表示,“工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学院的特色,“车间建到校园里、课堂搬到车间去”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徐伟(右)和同事开发新产品。

他的方案连裁判都赞不绝口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发现徐伟是一个非常沉稳的学生,越是在复杂环境里,越能创新思路,解决问题,这种能力也是我们尤其看重并着力培养的。”高鹏是徐伟的大赛指导教师,他在发掘学生潜力方面,秉承了淄博市技师学院的一贯做法和理念。

在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阶段,徐伟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中途,他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前面的步骤全部顺利完成,但是接线盘突然失去作用。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大赛组委会安排的一道特别考题,在几百根电线中,有一条线故意没有接上,而且线头隐藏很深。”高鹏说,想要找到断点在哪里,必须要对线路一条一条进行测试,但是比赛时间有限,如果一点点找,时间明显不够,但若找不到断点,比赛就无法进行下去。

怎么办?当时每一名选手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作为指导教师,高鹏在场外也是忧心忡忡。“我们在训练时演练了各种突发状况,但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备案。”高鹏说,训练中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此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伟的解决方案连裁判都赞不绝口。”回忆起比赛的场景,高鹏现在还有些激动:“这个比赛比的是项目的完成度,排除故障固然重要,但是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整个项目进行下去。当时徐伟认为浪费时间去寻找断点是没有意义的,不如直接跳过这一环节,将电流接入下一道工序,于是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全部比赛。”

高鹏认为,技能教育就是不教条、不刻板,虽然过程很重要,但是达成目标更重要。

技术是如何练成的

如果省赛体现了淄博市技师学院选手的“巧劲”,那么在国赛中则体现了选手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韧性”。

在省赛中的优异表现,让徐伟获得了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资格,这次大赛徐伟参加的是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赛项。

高鹏说,这次比赛是数控机床的装调,在省赛中都是模拟项目,但是国赛中比的都是装调货真价实的数控机床。

为了参赛,他们请来国内生产数控机床厂家的工程师,现场演示安装过程。

“这个比赛最难的就是中轴的安装,一百多斤的中轴需要一个人独立安装完成,当时厂家的工程师安装了两个多小时,而要达到比赛要求,这根中轴的安装要控制在20分钟。”高鹏说,2014年11月开始举行决赛,他们8月开始训练。也就是说,徐伟需要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个训练内容,将速度提升到大赛水平。

“太难了。”徐伟介绍,刚开始的时候自己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安装,在两个月内要提高到大赛水平,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国赛的资格好不容易拿到了,那就只能拼一拼。

“我们通过反复研究找到了一个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将需要安装的设备放到地面上,让中轴树立起来安装进去。”高鹏说,但是这个方案要点在是“稳”,必须保证中轴以最为垂直的角度安装上去,像数控机床这样的精密设备,公差值非常小,一丝一毫的偏差就会导致中轴死死卡在设备上,整个安装就必须全部推倒重来。

“一开始我们必须借助水平仪才能找到安装的最佳‘中心线’,练到后来,手一搭上就能知道中轴角度有没有到位。”高鹏说,两个月的时间,徐伟反复锤炼的就是自己的“手感”,水平仪不再是帮助矫正角度的工具,而是验证“手感”的辅助仪器。

技能人才,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将自己打磨成一台“测量仪器”,将手锻炼成比机械臂还要精准的“精密设备”。

在最后的决赛中,徐伟表现出色,从全国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最后获得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赛项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技能都在手上,达到大赛水平,技能就成了受益终身的肌肉记忆。

金箭医疗的产品全国供货量第一。

技能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把大赛看做一种教育方式,赛场就是我们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最好的‘实习场地’。”张玉芹说,每一名学生都有各自的潜力,技工教育的特色就是将他们自身的潜力发掘出来,变成他们受益终身的优势和强项。

张玉芹告诉记者,实际上学院办学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最需要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不是一个模子里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他们具备各自的特殊技能。有的人长处是创新,有的人长处是技艺,他们在不同企业,能够发挥自己不同的优势。所以,学院也会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重点推荐。徐伟其实就是最适合一个转型企业的技能人才,既有创新研发的优势,又有大赛锻炼出来的熟练技能。

2004年,金箭标牌重组后,积极探索新的生存渠道,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就在徐伟入职的那一年——2014年成立了金箭医疗。公司背靠国有上市大公司,瞄准产品发展方向,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按照博山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金箭医疗退城入园,于2020年投资5000万元,在开发区医药工业园新建15000平方标准厂房,占地面积20亩,公司生产的一项医疗设备清洗产品全国供货量第一,占全国销量的28%。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企业基础坚实,产品势头良好,发展后劲足。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董事长的一句话:只要是技术部门需要的任何物资,不管多少钱,我们优先满足。”徐伟说,当初选择金箭医疗,正是看到了企业对技术的重视。

来到企业第一年,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徐伟就拿到了博山区技能比赛第一名,这也为他日后成为齐鲁首席技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对于技术的重视使得徐伟能全心钻研技术,“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我去过27个。”徐伟说,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国内所有的展会他们都会参加,而且技术部门有需要,他们也会到各个省市的大医院进行参观考察。

如今,徐伟累计研发产品30项,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型专利26项,外观专利1项。现在,徐伟已经担任金箭医疗技术部部长,成为技术上的“万事通”,并相继获得博山大工匠、淄博市首席技师、淄博市劳模、山东省劳模等荣誉,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在2023年,徐伟获评博山区唯一一名齐鲁首席技师。在2022年,金箭医疗投资50余万元建立产品实验室,徐伟带领的技术部门去年研发的医用纯水机共六种型号,已经获有关部门鉴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

在成就自我价值的同时,技能人才也成为企业顺利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金箭医疗的案例,可以看做企业人才成长和企业转型的完美结合。”淄博市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朱平表示,为淄博市培养高技能人才一直是学院的办学方向,学院将在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实训设施等方面紧密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展开,以满足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强与市域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精准化定制服务,与各优质企业携手培养更多行业高质量技能人才,为实现淄博市“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赋能。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通讯员 刘磐 吴梓菁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