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12.苦苣泉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2024-05-20 09:23:01原创

  苦苣泉,位于南部山区柳埠街道办事处袁洪峪北侧崖下,海拔366米,因纪念一位美丽、聪明且武艺高强的苦苣姑娘而得名。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旁立“苦苣泉”石碑。明清时“苦苣泉”被称作“莴苣泉”。明晏璧《七十二泉诗》曰:“泉名莴苣一河清,万事咸由清苦成。寤寐不忘冰蘗操,菜根咬得见高情。”清代诗人张善恒作有《苦苣泉》诗:“古峪传袁洪,名泉留苦苣。不逢解味人,临流谁共语?”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云:“曰莴苣,寒以苦也。”

苦苣泉碑

  苦苣泉2004年被评入新七十二泉。山东兰竹画院院长娄本鹤作《济南新七十二泉诗》一首:“黄巢点将出曹州,兵败山中志未酬。爱女撞崖殉义处,芳魂化作碧泉流。”

  苦苣泉之名,源自民间传说。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转战泰山一带,驻扎在“黄草峪”村,为纪念黄巢现改为“黄巢村”。黄巢有位美丽、聪明且武艺高强的姑娘叫苦苣。当黄巢军遭到官府围剿时,她率领一队人马杀出重围,不料又遭阻截,起义军殊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姑娘身负重伤,昏死过去。当醒来时看到起义军无一生存,痛不欲生,便一头撞向山崖,随即自山崖中冒出一股泉水。当地百姓含泪掩埋起义军尸体时,发现苦苣殉难之处冒出一股清洌的泉水,人们为纪念苦苣姑娘,便将此泉取名为“苦苣泉”。

苦苣泉观赏池

  苦苣泉,泉池为石砌圆井,直径0.7米,由玻璃板覆盖。泉边立有现代诗人孔孚题写的《苦苣泉》名碑,及《苦苣泉简介》。泉旁有韩复榘别墅遗址。为保护泉源,在泉眼处安置了铁质围栏。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常年不竭。泉水自井下暗渠伏流入南侧院内涌出,由高2米、宽3米石叠假山上跌落至“苦苣池”,形成多处小型瀑布,假山上长满苔藓,池旁也立一苦苣泉石刻。此处形成山、瀑布、池、石刻相得益彰的自然景观。泉水又经暗沟,流入南侧游泳池,再经暗沟伏流向下186米跌入长26米、宽20米的水池中。池水一年四季清澈碧透,保持相对恒温。水自池中流出经暗沟注入茶臼河,此泉也为锦阳川源头之一。

苦苣泉游泳池

  苦苣泉以植物命名。泉名虽冠以“苦”字,由于此处地质结构为木鱼石,事实是不仅不苦反而水质甘美,经检测pH值为8.2,是泡茶之上水,并有灌溉之利。苦苣泉被载入2021版《千泉之城 泉城济南名泉谱》。

责任编辑:李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