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底层实力+精准施策,铸就了这所宝藏学校

青岛教育 | 2024-05-25 20:41:07原创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郝春梅

您心目中的好学校是什么样子?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您会考虑哪些因素?无论是长期贯彻、孜孜以求的办学理念、教育追求,还是有的放矢、策略得当的教学方法、备考策略,都是一所学校“向社会交上满意答卷”的必由之路。青岛海信学校,在为此做出生动诠释的同时,也许正能满足您的期待。

图片

海信学校四分之一初三生自招通关

随着各校自招成果的出炉,青岛海信学校再次进入了记者的视线。据相关媒体整合家长信息发现,2024年青岛海信学校13人通关青岛二中校本部,8人通关青岛五十八中校本部,12人通关青岛一中,4人通关青岛九中……共计62名学生取得自招过关资格,相比于不到250人的初三学生基数来说,四分之一的学生拿到了自招入场券,可谓成果卓著。

图片

因需教学、精准辅导

帮助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大幅提升”

当然,优异成绩的取得,绝非意外和运气,而是过硬办学实力的长期积淀和精准备考战术相辅相成的结果。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在自招中胜出,海信学校下了非常精细的功夫。在这批初三生的上学期,学校就通过精准摸排,结合学生志愿情况,九年级物理、化学、历史组通过总结去年自招备考的情况,根据学情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也将课时、师资等有利资源进行最佳配置,共同为学生的自招做好服务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学校参与自招辅导的教师,结合自身多年的辅导经验,在深入研究今年考试变化的情况下,精心选择练习题,进行有效组合或编改,将各个知识点以更加全面、综合和较强的针对性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学科思维和应对自招的核心实力。与此同时,他们还打开校门,与兄弟学校、高中学校等就辅导方向、辅导习题和辅导范例等展开交流、探讨和研究,这为更精准地把握自招方向做足了功课。

自主招生已经不是简单的为学生提供一条升学选择,对自主招生的重视程度和应对策略,已实实在在影响学生的升学结果。海信学校通过意识上的重视、教育教学上的落实、教研辅导上的提升,帮助每一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实现大幅度提升,并切实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果。

图片

这是一所实力与情怀兼具的宝藏学校

以上所讲的是应对中考自招海信学校所采取的分层教学和精准辅导等方面的策略,但一切成绩的取得,其背后更具价值的是其自身所具备的底层实力,这是一所学校对自身教育理念和追求长期坚持的结果,与其自身的教育内核息息相关。

作为一所“为了感恩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而创办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海信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海信学校践行“好学力行 明志致远”的校训,着力培养“人文底蕴深厚、科技意识鲜明、国际视野开阔、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建设性、开拓性的工作,荣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状”“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青岛市四星级阳光校园”“青岛市普通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青岛教育落实双减政策示范学校”“青岛教育社会满意度领航学校”“青岛教育高质量发展强校提质先锋学校”等各类奖项。学校以优异的答卷,全面的跨越,在岛城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页,成为岛城市民和家长广泛赞誉的优质民办学校,为岛城民办教育再添“生力军”。

聚焦提质增效,助力教学探索创新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高品质教育的追求,更离不开老师们对高标准教学的落实。考试成绩绝不是学校教育追逐的唯一目标,但它确实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客观度尺。海信学校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成绩,向岛城人民提交了满意答卷。2022—2023年,学校两届毕业生在中考和小学毕业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造就了跨越式发展的海信学校现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信学校践行“主动发展  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持续推进课程创新的实践与探索。将三级课程融为一体,建构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五彩课程”体系,彰显了学校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研究,由“三环六步”模式所衍生的学科教学模式多次在市南区获奖。将“悦动课堂”的建设深入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常态课。注重学生的发展特点,探索教与学的有机融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坚持以课标指引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按照五彩课程体系框架,重点梳理校本课程,对必修校本课程,进行八个板块(学科延伸、学科衔接、海信文化、学科引进、学科竞技、学科融合、学科活动、传统文化)、26个门类归类,全面有特色的建设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视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整合中小学教材资源,立足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衔接,设计实施引桥课程。落实好特色课程,进行跨学科项目式整合,持续开发科技类特色课程,研发丰富多彩的社团类课程,提高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信学校以“海·信双培养工程”建设方案为蓝图,持续关注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打造干部队伍和骨干教师的“海信特质”,发挥“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为中小学教师做好榜样引领。激发两支队伍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战斗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积极对接市区教研员到校指导,组织好九年一贯大教研活动,开展好各教研组的主题教研及集备活动,努力营造研磨氛围,加强集备团队的建设,做到协同配合、共同成长;关注新教师及成长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持续跟踪听课指导,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大力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切磋教法学法,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独具特色的海信课堂。

目前学校在研课题合计25项。其中省市级16项、区级9项。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和评估的制度化流程,严格科研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带领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扩大研究范围,培养自主研究团队,促进多样化和专业化课题研究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助力教师解决课堂问题、提高理论水平,有力促进教师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图片

图片

图片

聚焦全环境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通过开展贴近生活、贴近校园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利用研学、节假日,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认知、参与、服务、教育”,培养具有海信特质的中小学生。重点开展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九年一贯制学生习惯养成,培养海信学生“八大习惯”。重点实行《海信学校九年一贯制学生习惯德育培养目标及内容》,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提供多领域平台培养锻炼学生干部,指导和鼓励学生干部大胆工作、树立自信,建设一支具有自主管理能力、自我发展潜能的学生骨干队伍。在九年一贯习惯养成实践中锻炼自身领导力、执行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级学生干部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标杆,使其真正在习惯养成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达成中小学生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培养的学期目标。

学校以学校文学、科学、商学三院课程的深化实施为依托,建立丰富多彩、综合育人的学科活动。开展校园读书节、算者之王、古诗擂台赛等校园品牌活动。继续通过课程整合,实现多学科融合互动,形成更加丰富的课程内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深度拓展。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重视学生体能提升工作,建设学校全面加特色的艺术教育。加强安全教育、演练和检查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提高学校“三支队伍”能力,构建学校安全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海信学校构建全员育人工作网络,落实每一位教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全体教师参与家访月、家长会、约谈日等家校活动,与家长面对面,深入、扎实开展育人工作,构建家校社一体化育人共同体。规范三级家委会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提升家长育子能力。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既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又让孩子在能力和素养方面得以培养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聚焦强师赋能,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培养乐观向上、富于创新、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学生,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教师队伍。海信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绝对禁止“庸俗化”,打造海信学校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确保孩子们有一个正派公平的学习环境。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实行“育人双导师制”,关爱学生,精心教研,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尊重和成就每一个学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信学校从全国各地学校中选拔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师资配置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齐鲁名校长、省特级教师、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国家985及211院校优秀硕士研究生组成。此外,学校还从优质学校返聘多位高级教师、市教研室学科中心组成员。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47人,均为本科学历及以上,其中硕士学历45人,十年以上教龄76人。

图片

聚焦家长社会关切,提升学校现代治理水平

建校五年来,学校已完成九年一贯组织架构搭建,实现了一至九年级的贯通。成立九年一贯变革工作小组,总校长任组长,完善衔接课程、统筹规划学生发展,提高学校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连续性、针对性和高效性,系统培养、从而持续提升学校的办学优势。

完善衔接课程,小初衔接课程逐步科学、合理、有效;进一步开创海信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系统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代会的参政议政作用,持续提升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水平;组建学术委员会并开展工作,在教师评价、评优评先等方面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专业作用;组建校务委员会,定期通报学校办学、管理和发展情况;深化课程改革,打造“海信教育品牌” 。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岛海信学校有担当、有魄力、有实干、有策略,他们将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向着“把海信学校建设好、发展好,真正使她成为世人向往和尊敬的教育殿堂”的发展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责任编辑:刘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