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闻界|数家银行亮出中期分红计划,投资银行赚了?
王赟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4-05-27 16:48:38原创
王赟 济南报道
上市银行官宣2024中期分红计划的越来越多。
随着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行同时重磅官宣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多家中小上市行也纷纷掀起中期分红“热潮”,其中包括江苏银行、沪农商行、紫金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其中明确提出“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上市银行此番行动亦是为响应新“国九条”要求。
一大行明确年度分红将扣除已派发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银行透露中期分红计划。4月29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行相继发布相关公告。其中,工农中建表示,后续制订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考虑已派发的中期现金分红因素。
与此同时,工行则明确表示,后续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扣除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
另外,交行单独发布的关于2024年拟实施中期分红的自愿性公告显示,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连续12年现金分红率超过30%。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监管政策导向,使投资者及时分享公司发展红利,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公司拟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
在今年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大行管理层亦对分红情况进行了说明。比如,工行董事长廖林表示,预计今年分红近1100亿元,为股东及投资人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回报;建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透露,将结合股东意愿、资本补充、监管要求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多方面因素,争取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进中期分红。
除了国有大行,股份行方面,平安银行在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文件中透露,“除年度利润分配外,本行还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除非股东大会另有决议,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可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现金分红条件、比例上限、金额上限等,批准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中小银行方面,已有江苏银行、沪农商行、紫金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审议通过了有关2024年中期分红的董事会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其中,江苏银行中期利润分配议案目前已通过该行股东大会审议。
从去年分红率来看,国有大行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及以上,其中交行最高,为32.67%。股份行方面,平安银行现金分红比例升至30%,2022年仅为12%,上升幅度较大;招行去年现金分红比例高达35.01%,较2022年有所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股份行中有三家银行分红比例低于30%,分别是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其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5.06%、28.01%和29.64%。
分红模式是否会对资本产生影响?
兴业证券研究认为,商业银行分红的比例以及频次与自身核心业务发展、盈利能力状况、风险防控有效性等息息相关,采取不同的分红策略时需要平衡好股东利益与监管要求、短期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
那么,更高频次的分红究竟有何意义?部分投资者认为,如果总分红比例不变,中期分红意义有限。
对此,长江证券表示,从投资回报的流动性角度上看,即使每年分红金额不变,更高频次的分红回报也会带来高流动性价值和确定性更强的现金流。中期分红也有利于投资者更稳定、长期持有红利型银行股,支撑股价持续上涨。
以前在年度分红模式下,间隔周期较长,部分资金可能倾向于在股权登记日前买入,后续派发股息且股价逐步实现“填息”后择机交易。高频次的分红,对于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也非常强劲,港股市场的汇丰银行长期以来季度分红,被视为本地投资者的稳定储蓄理财工具。
长江证券进一步指出,中期分红能够在2024年内实际发放,相当于年内到账1次上年度股息和1次本年度中期股息,可以拉升短期的股息率,对部分持有高股息策略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有利于吸引增量资金进入银行股板块。
分红模式是否会对资本产生影响?长江证券表示,如果实施高频的中期+年度分红模式,也会每年两次影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指标,但每次分红的影响幅度也会被平滑。
责任编辑:王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