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鑫闻界|预定利率下调,分红险重出江湖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5-28 16:52:47

王小平 济南报道

随着去年保险预定利率的下调,此前热销的增额终身寿险不再是唯一选择,有着2.5%最低保证利率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重出江湖,受到不少投资者青睐。

分红险是指按照相对保守的精算假设假定较高的保险费率,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新型人寿保险。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

事实上,分红险自2000年在国内诞生后,因“保证收益+分红”的特点,已在国内经过了两次发展高峰,2011年前后,在预定利率始终维持在2.5%的时代,分红险一直是最热门的险种,始终维持在65%以上的占比,是寿险市场的主力产品。2013年,原保监会更改了预定利率,将一直沿用了10多年的2.5%预定利率上调至3.5%,部分年金险为4.025%。自此,固定类寿险重新夺回了市场的主动权,加上由于分红险数据不够透明、营销乱象等问题引发大量退保,分红险的风光不再。

然而,时势造英雄。2023年7月,监管机构将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3.5%下调至3%,最低保证利率2.5%的分红险就变得诱惑力满满。毕竟分红险的分红部分只要给到1%的收益,就会比传统型固定寿险更有吸引力。

此外,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普遍降低,而且越来越多的银行停止发售大额存单和智能通知存款等较高收益产品。面对这个情况,带有保证收益和红利收益的分红险,就给了投资者更多选择。

而且,关于分红险的产品监管也越来越规范化。由于分红险的红利部分收益是不保证的。对于投保人来说,主动权都在保司手里,若不够透明,必然就会导致信息不够对称。另外因为分红险较为复杂,且存在不确定的收益,就可能导致销售误导。

为此,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公司自2023年6月起,每年在官方网站公布上一年所有分红险的实际分红实现率。而且分红险的演示利率也有了新的规范,取消了之前的高、中、低三档演示方式,要求保险公司对分红型保险产品演示保单利益时,应当采用保证利益演示和红利利益演示两档演示产品未来的利益给付,用于利益演示的利差水平分别不得高于0、4.5%减去产品预定利率。这样的规定使得演示收益更加接近保险公司的实际分红水平。

相较于固收类投资收益不断降低,分红险收益的上限更高。目前市场上关于分红险的演示利率大多都在3%以上,个别产品再搭配万能账户收益,看上去要高于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分红多少,仍要由保险公司根据分红保险的当年经营状况来确定实际派发的红利,往期分红仅作为参考,未来派发的红利及红利实现率均是不确定的。

责任编辑: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