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三农深度调查|山东小麦新品种持续“上新”,让“齐鲁粮仓”更丰盈

三农深度调查 | 2024-05-31 09:54:26原创

李伟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齐鲁大地麦收在即。5月中下旬以来,山东多地举行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众多新品种表现抢眼,赢得了专家、经销商和种植户的认可。随着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将会进一步筑牢“齐鲁粮仓”。

观摩会成新品种推广风向标

5月23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新品种暨国家制种大县(兖州)万亩高产方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导研发的30多个小麦高产新品种集中亮相。

这次展示的品种包括高产广适类型的济麦23、济麦25、济麦33、济麦34、济麦70、鲁研128、鲁研951,也有优质强筋类型的济麦44、济麦5022,还有抗旱节水类型的济麦60、济麦379等。

5月23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新品种暨国家制种大县(兖州)万亩高产方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市兖州区举行,30多个小麦高产新品种亮相。

据了解,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新品种观摩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济南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2、鲁原502、济麦44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主导品种,都是在观摩会首次亮相并走向全国。观摩会已成为黄淮海北部麦区小麦新品种推广的风向标。如此大规模的小麦新品种集中发布,尚属首次。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曹新有表示,30多个新品种现场观摩,有利于新品种的筛选和鉴定,也便于种植户在现场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一直是小麦新品种研发的高地。近年来,该院小麦育种团队在赵振东院士的带领下,围绕高产广适、优质强筋、抗旱节水、特色营养四个方向育成新品种30余个,年播种面积约占山东小麦面积的46%、全国的14%。

观摩会现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表示,济麦系列新品种高产潜力非常大,在产量提升的同时,品质改善非常显著。今年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首要的是主导品种先行,济麦系列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主导品种。

各地市发力新品种研发

除了省级科研机构和高校推出的一些小麦新品种,近年来,山东各地市科研机构,以及民营育种企业,也推出了众多小麦新品种。

受气候及独特地理条件影响,潍坊高密等地的小麦品质较高,在民间素有“东北米,高密麦”的说法。作为农业大市,潍坊市加速小麦新品种研发。今年5月19日,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与多家种业企业签订了品种权转让协议,新审定的多个品种将加速推向市场。

据了解,近年来,由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菲达种业公司等单位研发的潍麦12、潍麦13、菲达6号等7个小麦新品种相继获得审定。2023年,由市农科院、菲达种业联合选育的潍麦15、潍麦16,东鲁种业选育的“东鲁7号”顺利通过了山东省小麦新品种审定。

5月19日,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淄博市临淄区举行了一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推广成果研讨会,现场展示了企业新培育的齐民系列多个小麦新品种。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赵檀芳与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山农28号,2020年亩产最高达到856.9公斤,创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年度推广面积最大时居全国第四位、山东省第二位。

5月19日,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小麦品种推广成果研讨会,现场观摩了多个齐民系列小麦新品种。

淄博市粮食单产水平长期处于全省前列,桓台县小麦单产连续13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为全面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2023年9月,市政府印发《淄博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淄博市有8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5个小麦品种通过省审,农作物品种选育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济麦22“后继有人”

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前15位的小麦品种中,山东培育的就有6个,分别是:济麦22、济麦44、山农28、山农29、烟农19、烟农999。

值得一提的是,高产广适小麦品种济麦22书写了国内小麦的一段传奇。这个品种在2006年和2007年先后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审定。2011年全国秋播3877万亩,占全国冬小麦面积的11.09%。目前,济麦22已经累计推广3.6亿亩,12年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用济麦22做亲本选育审定的品种有200余个,这意味着它的“子孙”已经遍布全国。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梁金光表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有9个品种、6项技术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其中包括3个小麦品种济麦22、济麦44和鲁原502。

梁金光说,作物所新培育的高产广适小麦济麦23、济麦70、鲁研951等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以上;矮秆大穗小麦济麦25最高亩产881.8公斤;抗旱节水小麦济麦60在东营中度盐碱地上多次创造高产典型,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现在推出了一批主导品种,同时也储备了一大批有潜力、有推广前景的好品种。”

济宁市兖州区王因街道郭营村的鲁研951万亩良种繁育田即将迎来丰收。

目前,很多专家和种植户都看好新品种鲁研951的推广前景。这个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黄淮北片审定、2024年通过天津市审定,是国家骨干型小麦品种鲁原502和济麦22强强“联姻”的后代,继承了双亲优良基因和优势性状,生产上表现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好,经受住了2022年冬季断崖式降温的考验。此外,此品种抗倒性好、综合抗病能力突出,抗旱节水性好。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93.7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4.3%;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4.2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5.9%。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表示,山东是我国小麦育种的旗帜,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为中国强筋小麦品种选育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选育的超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实现了品质、产量和抗性的协同提高,将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骨干作用。新近选育的鲁研951是一个综合性状优异的高产品种,推广潜力很大。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责任编辑: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