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桓台县齐农云合作社三夏大规模小麦“整装代收”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2024-06-03 17:07:30原创

  鲁中网淄博6月3日讯(记者 荆睿 孙文泽)淄博小麦收获进入倒计时。在桓台县马桥镇齐农云合作社里,理事长李杰的电话响个不停。

  “10台收割机昨天已经确定,6月6日左右从东北过来。你这两天赶紧落实运输车和晾晒场地。”李书记眉头紧蹙,对那头的合作社员进行工作安排。

  “麦收季节有点忙。”接了五六个电话,又送走两拨人,一脸疲惫的李书记对我们挤出一个歉意的笑容。引黄河周边有近万亩地是我们联合托管,马上要收小麦,今年准备了20多台(套)收割机,还从东北、河南联系了三十台农机备用、以应对极端天气。收完完毕还要赶紧种玉米,因此收割机、运输车、播种机都得提前协调配备。匆忙喝下一大杯水,他接着电话往外赶,原来是有人员来给小麦高产攻关田测产。

  阵阵风吹,麦浪起伏。几名测产人员拿着方形框,随机框下1平方米的地块开始数麦。测产间隙,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去年,前后经过了3次镇压,病虫害防治也到位,见花就打药,基本没啥病害。”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块麦田介绍,那边有几个新品种种植实验,到时候办一个观摩会,通过小麦长势展示品种,让农户来看、专家来测产。

  粮食丰收需要人努力,还要靠天帮忙。望着眼前的麦田,合作社工作人员感慨道:“每年一到这个时间就很紧张,虽然有应对措施,但还是担心刮大风、下大雨、下冰雹,怕闹天气。”

  说话间,电话又来了。“合作社联建村东圈在安装滴灌设备,这两天我们还得去一趟耐特菲姆,到生产厂家看看才放心。”李书记说,要想产量高,播种质量和水肥管理很关键,以前是大水漫灌,最近准备用滴灌设备,配合调整玉米播种机的行距,从而提高播种质量,精准浇水。

  “安装滴灌设备是个大工程,得考虑在实际播种时能不能同步铺上。如果铺得太慢,还得抢播抢铺,压力还挺大。”路过麦田边的一处泵房,东圈村支部书记高振光笑着介绍,一个泵房大约能控制300亩地的滴灌带,电脑操作,简单智能。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