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粮仓|科技+服务,种粮大户今年小麦单产增200斤
边良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2024-06-04 16:28:22原创
联合收割机轰鸣,宣告种粮大户宋来华的2024年麦收正式开启。
6月1日,蓝天白云,风送清凉,但太阳很晒。在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济广高速公路旁的大田里,联合收割机轰鸣着卷起淡淡烟尘,孝直村种粮大户宋来华当天正式开启2024年麦收。据介绍,由于采用了单产提升技术、机械化收割减损技术等,今年小麦的亩产量将提高200斤。
孝直镇是平阴农业大镇,更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粮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8.8万亩左右。在当地,近年也出现了不少践行科技兴农的种粮大户,宋来华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包种了550亩小麦,6月1日当天已收割近30亩。
6月1日,宋来华在地里查看小麦成熟情况。
庄稼人最在意的是收成,今年无疑又是个小麦丰收年。“亩产量可达1300斤左右,收成要比去年好。”宋来华是“新型职业农民”,讲究科学种田,也勤学政策。他在县农业农村局支持下,以孝直镇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申请了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
“今年项目实施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粮食单产提升技术示范,具体措施涉及到从种子包衣、深耕深翻、宽幅播种、播种前后两次镇压,再到一喷三防、秸秆还田等各个环节。”宋来华介绍,这一季小麦从苗期开始就紧抓管理,“技术上做得很到位”。
同时,在农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上,合作社也下了不少工夫。不管是机器前面的割台,还是后面脱粒装置,宋来华都亲力亲为反复调试,以减少作业时的粮食损失。从近三年这方面的实践看,“每亩地能减损30斤。”他说,“这在一亩地上也许不起眼,但地多了效益就上来了。”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因此,每年麦收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不过,孝直村绝大多数农户并不需要抢收小麦,因为宋来华可以代劳。
通过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宋来华为全村农户种粮提供托管服务。说话间,有老两口开着三轮来到地头上,询问老宋啥时候收他们家的地。“都安排好了,一会儿收割机就过去。”宋来华转头对记者说,“农户地里的小麦熟了,就先收农户的。”
平阴孝直镇种粮大户宋来华是2022年度“齐鲁乡村之星”。
据记者了解,宋来华提供的托管服务覆盖了孝直村5000多亩小麦,从种到收全程由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规模大了效率高,种植成本也就降了,合作社和农户都得实惠。”他说,“农户打个电话,我们这边就给他收割了,还负责把麦子送到家。”
宋来华是个朴实的庄稼汉子,脑子也灵光,他相信服务能力和水平是“软的技术”。在他眼中,这些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亲,都是自己的“老客户”,为他们服务到位,合作社才能立得住、走得远。
前不久,这位“齐鲁乡村之星”顺利通过了高级农艺师评审,在科学种地的路上再进一步。“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也很大,土地真成了金土地了。”宋来华说,“咱想办法把亩产量提上去,粮食安全就会更有保障。”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