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解码文化 点亮山亭|和美生态大河村,点燃“记忆”中的诚信文化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2024-06-06 14:05:34原创

  大众网记者 徐浩瀚 刘潇繁 枣庄报道

  大河村位于山亭区桑村镇西部,据史料记载,大河村最早形成于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两代,到周朝后期即公元前2500年战国初期,大河村属于齐国灵丘城,是灵丘城存放粮草的场地,名为“柴禾”,后因村庄居于漷河两岸,故名“大河”,2002年自然村规模调整,由原来的西大河、前大河、卢大河3个村合并为大河行政村。

  西大河村,位于桑村镇最西部,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邻卢大河村,西隔大河与东沙河镇陈庄相望,北隔S343省道与城头镇时村为邻,南隔漷河与前大河、瓜园相望。据村碑记载:该村立于明朝,因村前漷河河床狭窄,河岸陡峭,一到汛期,河水波涛汹涌,向西流去,村以河名,曰“大河”。后来,为与在东、南新建的卢大河、(前)大河村区别,更名为“西大河”。

  前大河村,位于镇驻地西部4公里,南邻瓜园村,北隔郭河与卢大河相望,东邻菜园村,西隔漷河支流与东沙河镇陈岗村相望。该村原名“东柴禾”,古村遗址在村东500处,春秋战国时期是专门给灵丘城(陡城)供应柴禾的村庄。据传,村西有古运河,乾隆元年,先人在村西南菜园挖井时从井底挖出过一个撑船用的篙头(竹竿底头的铁圈)。

  卢大河,位于镇驻地西部3.5公里,东邻前王庙,西近西大河,南隔郭河与前大河村相望,北隔S343省道与城头镇伍庄为邻。该村原名“西柴禾”,春秋战国时期是专门给灵丘城(陡城)供应柴禾的村庄。到了明朝初期,因为战乱等原因,村庄没有了人烟。据村碑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邹县卢氏迁到此处居住,因地处郭河沿岸,附近已有前大河、西大河二村,便定村名为“卢大河”。

  近年来,大河村聚焦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精准发力,稳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枣庄市“十佳美丽乡村”等称号。

责任编辑: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