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优化支付服务,让“老”“外”无忧
金融首发 | 2024-06-06 15:19:50原创
王新蕾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支付,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牵着消费。近年来,移动支付逐渐普及的同时,也对某些特定群体和场景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籍来华人员对国内支付环境不习惯、不适应;另一方面,偏好现金支付的老年人等群体感到不便。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更好服务社会民生,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近日,我省印发《山东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思路,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外籍来鲁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打通移动支付堵点,国内国际无缝对接
山东省与韩国隔海相望,交通便利,往来频繁。据统计,4000多家韩国企业在山东投资兴业,一大批韩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相关旅行差旅、探亲访友的境内支付需求旺盛。
为打通支付堵点,更好满足韩国在鲁人员的支付需求,山东工行积极联动工行境外机构首尔分行,双方紧密配合,共同推动韩国最大线上支付软件NAVER PAY的支付测试,目前已实现客户支付功能打通,韩国在鲁人员可通过NAVER PAY钱包,在工行收单商户的收款码、扫码设备等渠道进行顺畅支付。截至5月31日,山东工行辖内超过3000户商户已实现NAVER PAY支付功能受理,服务范围涵盖省内大型商圈、星级酒店、知名餐饮、医院药店等外卡交易高频场景。
外籍来华人员开户也更便捷了。今年以来,山东工行可为持有短期签证(3个月以内)以及免签的境外来华人员提供简易开户服务。在济南、烟台、威海等外籍来华人士较为集中地区的营业网点内,山东工行强化双语员工配备,对到店的外籍客户提供专属服务。
这是山东金融机构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打通支付堵点,实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
《方案》明确,要进一步扩大银行卡受理覆盖面,提升银行卡使用便利性;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提升移动支付使用便利性。其中提到,要完善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根据老年人、外籍来鲁人员等群体需求,指导银行、支付机构进一步优化移动支付业务操作流程,完善境内电子钱包绑定境外银行卡、境外电子钱包在境内商户支付和“云闪付”旅行通卡,提升操作便利性。
多地涌现外币代兑点,现金流通不断优化
在临沂市鲁商地产铂尔曼大酒店,一台外币兑换机分外醒目,这是临沂市首家外币代兑点,今年3月由中国银行临沂市分行设立,目的是服务来此出差住宿的外国客商。
“有了外币代兑点后,客户仅需持外币现钞来到酒店代兑点,代兑点工作人员查验外币现钞真伪后,登录代兑系统完成录入,填写相应制式单据,按照约定好的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予以兑换,无需再前往银行进行业务办理。”中国银行临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日照东湖开元明都大酒店,中国银行日照银行设立了日照市首个外币兑换点,提供美元、英镑、日元、欧元、卢布、韩元等20余种外币的兑换服务。据统计,截至4月末,山东中行在辖内15个地市开办外币代兑点38家,较2月底增加11家,在同业中率先实现了全省覆盖的总体要求,目前该行外币代兑点支持25种外币现钞兑换。
小小兑换机,解决的是营商环境中的关键一环,是提升金融服务高水平开放质效的重要举措。当前,山东正处在新一轮战略机遇叠加期,外贸活力不断上升,开放程度不断增加,全面优化支付服务是山东进一步迈向国际化的体现。
今年4月,菏泽在全省首发境外来华人员外币兑换网点电子地图,涵盖支持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外币代兑点,能显示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网点,详细展示各网点相关信息,可链接至百度、高德等地图,切实解决境外来华人员在本外币兑换时“沟通难”“找点难”的“痛点”。
围绕人民币现金流通环境建设,《方案》明确,保障各类场景现金支付畅通,优化外币兑换服务。指导外籍来鲁人员入境较集中的机场、港口等地区和入住较多的酒店等,依法依规申请增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满足外币兑换需求。指导银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外币代兑机构优化外币兑换服务,畅通自助兑换机等兑换渠道。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新蕾)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