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童”行 “援”来“未”你 ——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筑牢未成年人“避风港”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09:31:27原创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作为“青岛市妇女儿童维权示范工作站”,长期致力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一线,坚持法治精神“广泛性”培育、一案一策“定制化”维权,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做优服务举措,以法治之力护航未成年人茁壮成长,让援助春风守护少年儿童灿烂明天。
01
深化援助力度,“维权护苗”展担当
一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将符合经济困难条件的未成年人全部纳入法律援助覆盖范围,将“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纳入免予经济困难核查人员范围,对于“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主张相关权益”的不受经济困难限制,切实提升法律援助惠民质效。二是拓宽维权服务平台。积极创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模式,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于材料齐全的未成年人,实行即时受理、即时审批、即时指派,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拓展基层服务平台,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就近到李沧区法院、区劳动仲裁委等单位设立的便民岗,区属律所设立的受理点以及全区11个街道、127个社区办理法律援助业务,真正实现法律援助在身边、便民服务零距离。2023年以来,中心共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38件,接待涉未成年人法律咨询120余人次,为未成年人撑起法律援助“保护伞”。
02
提供精细服务,“法援助苗”暖童心
一是打造维权专业团队。在李沧区范围内选拔31位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了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执业律师,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团,其中女性律师占比三分之二。律师团集中承办涉及未成年人常见的抚养费追索、遗产继承、监护人变更等案件,向未成年人提供一对一、定制化的精准服务。二是设置隐私接待场所。打造未成年人私密接待室,配备专门的律师会客厅。在接待室配备未成年人维权折页、写字板、马克笔、雨伞等便民用品,精心选派经验丰富的女性工作人员负责“私密接待室”的日常接待工作,切实满足了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隐私保护的需要。三是推出系列便民机制。针对缺少必要材料但又急需办理的未成年人,采取法律援助服务前置,实行“容缺受理”便民机制,贴心打造未成年人维权“一次办好”新模式;聚焦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上学、工作无暇办理法律援助的现实问题,推行“实体平台午间无休、延时服务;数字平台在线申请、网上办理”的双平台运行模式,让贴心服务更具温情。
03
突出正向引导,“法治育苗”促成长
一是建立未成年人案件特别程序。本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利益原则”,加强未成年人案件司法保护,制定李沧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查、承办程序规定》《未成年人案件服务指引》等文件,细化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审查标准、承办要求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刑事案件未成年人心理保护,提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双向救济力度,通过“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的形式,避免未成年人因刑事案件遭受二次伤害,积极引导迷途的孩子改过自新,护佑受伤的孩子重回阳光。二是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安全观念,中心印制了内容全面、样式生动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明白纸》,联合公职律师、法治副校长、社区法律顾问,深入校园开展反校园霸凌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政策宣讲活动,向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未成年人对法律的认知力和敬畏心,提升青少年群体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帮助未成年人在法治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