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文化与自然交织,风景与“粽”不同

张九龙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6-10 16:26:25原创

又是一年端午到。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级非遗的节日。

包粽子、划龙舟、悬钟馗像、系百索、饮雄黄酒、戴香包……这些端午民俗绵延至今,已经成为百姓日常,流淌于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两千余年来,我们从纪念汨罗江畔纵身一跃的屈原,致敬与汲取那份深沉的爱国之情,到传承发展端午文化,创设“新民俗”,传统节日的时代内涵在不断丰富。

“热闹”,是近年来大家对于传统节日的共同印象。无论是“国潮奔涌的春节”,还是“古风花灯闹元宵”,人们的参与感与日俱增。今年端午小长假,恰逢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文化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成为这个假期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山东沂蒙山龟蒙景区寿桃石处,许多游客被烙画葫芦上的图案所吸引。自古以来,葫芦因其谐音“福禄”,一直被民间视为吉祥物,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心头所好,而葫芦烙画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栩栩如生的鸟儿、古色古香的牡丹、调皮可爱的小猫……一个葫芦,一张砂纸,一支电烙笔,在小小的葫芦上变幻出万千世界。这些姿态各异的葫芦,也被非遗匠人赋予了鲜活的灵性。

旁边李氏草编的摊位互动性更强,游客可以亲手尝试一下这门手艺。压、划、撕、捻、结,看似简单的草编,真正做起来可并不容易。由单一的蚂蚱,到孔雀开屏、凤凰展翅、丹顶鹤、百灵鸟、十二生肖等,如今草编作品的形式越来越多元,让人不禁感慨非遗魅力之无穷。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在蒙山华服丽影体验馆,很多游客穿上汉服体验一把穿越的感觉,并享受专业的换装体验。通过亲身感受,年轻人能获得一种快乐,并在快乐的接触当中去了解文化、增加知识,形成文化认同。

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那么传统节日就像优秀传统文化结出的花果,孕育、浓缩着民族的记忆和情感。人们在传统节日浓厚的氛围中不断获得情绪价值,优秀传统文化也将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这也启示我们,随着文旅深度融合,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用好传统节日的节点,将传统文化“破圈”的流量变成文旅消费的“留量”和“增量”,结合年轻人兴趣特点和心理需求,打造更多文旅跨界新玩法、新场景,将成为未来景区能否引领市场的关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九龙)

责任编辑:张九龙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