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观澜亭|高温来袭,“休息令”需落到实处

热点新闻 | 2024-06-11 15:40:16原创

修从涛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8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迅速发展,截至10日下午,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预计未来10天,北方地区的高温会进一步发展,河北、河南以及山东、山西等地的日最高气温,有可能会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的日最高气温值。

高温来袭,户外工作者面临严峻“烤”验。在高温下工作容易中暑,严重时可能患上热射病,危及生命安全。早在2012年,由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这些高温保护性规定,也被解读为高温“休息令”。 

落实高温“休息令”,用人单位要担起主体责任。有些企业认为,既然已按规定足额发放了高温补贴,就可以让劳动者在高温下持续工作;还有些企业认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和企业是合作关系,且按单领取报酬,可以由他们自己调整工作时间。这些认识不仅片面、错误,且有可能已涉及违法。

落实高温“休息令”,相关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尽管法律法规对高温“休息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让“休息令”沦为“纸上福利”。这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认真执行高温“休息令”,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对有法不依、推诿扯皮的用人单位,严惩不贷。

落实高温“休息令”,劳动者要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用清凉饮料等实物冲抵防暑降温费;把防暑降温费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因高温天气停止作业,单位扣工资……如若遭遇上述违法行为,劳动者要敢于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致敬高温下的坚守,不能止于赞美,更要为他们送上“清凉”措施。比如,为户外工作者在公共服务上增加配套保障,在街头设立户外驿站、爱心凉亭,增配防暑降温用品和药品,方便环卫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在高温下乘凉、补水,也可增配一些医疗救助点,以应对突发状况。

落实高温下一线劳动者保护措施,彰显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近日,济南市城管局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当天气预报最高气温超过35℃,自当日中午11点至下午4点,停止保洁人员户外作业;当预报气温超过38℃时,保洁人员全天停止户外作业;同时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6、7、8、9月每月发放300元高温补贴。这些措施不仅是对一线保洁人员身体健康的关爱,也衡量出一座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修从涛)

责任编辑:韩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