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微山县创新“网格+调解”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格”内解决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6-18 17:15:38

济宁市微山县在社会治理矛盾纠纷“网格+调解”模式基础上,创新工作法,形成以县级为指导、镇级调解为主导、村级调解为基础、网格调解为支撑的调解模式,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做到矛盾纠纷网格内解决。

逐格排查纠纷,做到早发现

利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势,“三官一律”“五老乡贤”、网格调解员等多主体嵌入矛盾纠纷化解,运用法律融合传统熟人、农耕文化等资源,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特点,坚持日常排查、集中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日常排查,组织网格员、网格志愿者日常巡格走访摸排,通过拉家常、送温暖、听民声等方式,搜集易产生的矛盾纠纷信息。集中排查,每逢重要节点, 利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势,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建立排查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实现纠纷隐患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

多重调解体系,做到早解决

通过走访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以情动人、寓情于法,情理法交相融合化解矛盾,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由网格调解员进行首次调解,力求双方和解。对首次未化解的矛盾纠纷,村级调解员力劝解,进行第二次调解。

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其中微山县驩城镇还成立了矛盾纠纷化解小组,实现小事由网格员协助处理、难事大事上报流转处理,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处置的快报快处网格事件处置闭环,逐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网格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驩城镇坚持“边化解、边宣传”原则,将普法宣传融入调解全过程,将纠纷案件与法律法规知识相联系,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法治宣传,提高其法治意识与能力。

依托济宁市多网融合平台,完成矛盾纠纷案件新增、录入、办结工作后,按照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避免反弹的要求,组织网格员定期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回访,真正实现以调促宣。

充分利用线上媒介与线下走访、网格志愿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微信、法律宣传手册的发放与讲解,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为邻里和睦和谐、矛盾纠纷化解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通讯员 董静文

责任编辑:李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