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山东黄金:耗时23年探明国内最大单体金矿床

国资要闻 | 2023-12-06 09:10:29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新闻

近日,山东黄金集团(以下简称“山东黄金”)成功探明国内资源量规模最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西岭金矿,在2017年详查备案382.58吨金金属量的基础上新增金金属量209.606吨,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186吨,伴生银590吨,预估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

该金矿的发现,不仅彰显了我国深部找矿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将进一步稳固山东省全国最大黄金生产基地地位,为国内金矿增储上产、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深耕“找矿突破” 23年探明西岭金矿

矿产资源勘查是一项高风险投资行为,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难度大,要先后经历普查、详查、勘探等阶段。西岭金矿的探明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走进山东黄金地勘集团岩心库,整齐排列的岩心箱映入眼帘。目前,该岩心库存放了西岭、新立、南吕-欣木、东风等22个勘查区的岩心,共计83850箱,涉及933个钻孔,总钻量工程65万余米,岩心长度达45万余米。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1998年,国务院颁布《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后,山东黄金通过对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掌握了三山岛断裂带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研判三山岛主成矿带沿北东侧伏方向具有重大找矿潜力,于2000年申请登记“西岭金矿普查”探矿权。

“这相当于是一条河,河里红色的就是鱼”,山东黄金地勘集团总经理李文指着西岭矿体倾向延伸示意图说。李文将矿床比作鱼群,只有找到第一条鱼的位置,才能确定整个鱼群的位置。

从普查到勘探阶段历时23年,在此期间,山东黄金集团累计投入资金约8.8亿元,施工钻孔180个,完成机械岩心钻探30余万米,并设计实施了“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终孔孔深达到4006.17米,该钻孔至今仍保持着国内岩金小口径钻探的最深纪录。

在2008年,经过与类似矿床地质资料对比分析,西岭项目勘探队施工ZK72-1钻孔时,在-980m标高见到厚度23.98米、品位3.14克/吨的金矿体,西岭金矿重大找矿突破正式拉开序幕。

事实上,西岭金矿的探明不仅对国内深部找矿极具启发意义,为矿业企业探寻深部金属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提供了可行路径,这背后更凝聚着山金地质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西岭金矿的发现和探获,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对推动我国黄金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它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胶东区域金成矿理论,为我国深部找矿工作及已有金矿富集区资源拓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的范本,而且为打造‘世界级黄金生产基地’、夯实安全可靠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山东黄金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航表示。

近年来,山东黄金秉持“资源为先,效益为上,创新为本”的经营理念,坚持国内、海外双向布局,勘查足迹遍及国内、南美洲、非洲等众多区域,成功探获东风、新立、南吕-欣木、西岭4个过百吨超大型金矿床,为打造“世界级黄金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质资源保障。

数智赋能,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

从整个行业来看,矿产勘查成功率其实非常低,仅有1/300-1/500的靶区可以变成矿山。

西岭金矿的重大找矿发现离不开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正确指引,离不开山东黄金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黄金生产基地”的战略引领,更离不开山东黄金广大地质工作者栉风沐雨、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

在三山岛金矿综合调度中心,多名工作人员身着整洁的工装端坐在操作台前。不用下矿,工人就可以远程操控破碎设备。

“井上的一台设备就能控制井下的多个机器进行远程破碎,不单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作业人员,更重要的是改善作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三山岛金矿副矿长何玉龙说。

信息化和自动化平台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何玉龙介绍,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平均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近年来,山东黄金集团携手华为,利用5G、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智能改造、提质增效,构建矿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新模式,创新驱动智能矿山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

三山岛金矿正是山东黄金打造智慧矿山的试点矿,其让系统化、标准化的“数据流”贯穿安全生产经营全过程,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实现“一幅蓝图全统筹、一张网络全覆盖、一套数据全打通、一个平台全掌控”。

目前,山东黄金在深部探矿、深部采矿、选冶技术、尾废利用、智慧矿山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关键性成果。数字赋能之下,山东黄金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少人无人+智能矿山”建设取得新进展,重塑矿业生产方式,山东黄金纵深推进矿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勘查,突破“卡脖子”关键难题

解码山东黄金高质量发展路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绿色勘查的“践行者”也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国内首个“绿色矿业集团”,山东黄金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推出了一系列“含绿量”较高的关键核心技术,最终形成了涵盖绿色勘查设计、施工、环境恢复治理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绿色勘查模式,为勘探行业构筑起了新的“绿色坐标”。

“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进程,我们大力推进‘数字地勘’建设,建立地质资源大数据共享和应用平台,以提高靶区优选的精准性,降低盲目勘查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山东黄金地勘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彬说,“截至目前,我们三家地勘单位6个勘查项目进入了全国绿色勘查示范名录。”

山东黄金始终聚焦创新驱动,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探寻地质找矿的“绿色路径”,推动各项业务提质增效,最终走出行稳致远的发展走势。

截至2023年6月底,山东黄金探明控制黄金资源量达到2860吨、控制推断黄金资源量超过3200吨,另有探明控制白银9966吨、铅锌424万吨、钼78万吨、铁矿石量3023万吨、铜19万吨,主要分布于山东、内蒙、河南、甘肃、青海、云南、吉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以及阿根廷、加纳、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未来,山东黄金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一轮找矿突破国家战略行动中,强化地质勘查科研力量和资金投入,争取实现找矿新突破,力争为国家端牢资源“饭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山东国资)

责任编辑: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