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临沂国控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纪伟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6-25 22:42:38原创

近年来,面对划转企业“量大面广”、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小散乱”企业大面积存在等多难局面,临沂国控集团紧扣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锚定省内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展目标,按照“党建领航、质效为先、内强外拓、对标提升”总要求,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激活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优布局、调结构,找准企业发展“坐标系”

 临沂国控集团作为临沂市唯一一家市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自2019年11月组建以来,先后接转89户市属企业国有产权(含二级及以下企业173户)。集团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施策抓好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通过吸收合并、破产清算、无偿划转、清算注销等方式共对120户企业实施改制重组。

国控集团对资产规模小、市场前景和运行效益较好的52户企业实施重组整合,对资产不良、历史负担重、市场前景和运营效益差的36户企业实施清算退出。同时,对市场前景好、资产优良、发展潜力大的新华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出‘国有资源+民营机制’的新活力。

落实临沂市委、市政府“抓住激光产业破题点,催生产业新集群”战略部署,临沂国控集团还投资建设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目前,一期计容面积9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已投入使用,二期8栋厂房和1栋人才公寓预计今年8月底建设完成。园区已获批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签约入驻激光类企业13家,国内领军企业华工激光落地建设华北地区生产基地和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发中心临沂分中心,鲁南苏北地区激光产业集聚区正加速形成。

搭平台、强队伍,厚植企业发展“动力源”

在“引”上出实招、在“选”上做实功、在“考”上出实效、在“用”上重实践,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落地,国控集团用四字秘诀打造了一支能力过硬的队伍。

近年来,国控集团通过社会招聘、外部引进等方式,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等专业化人才150人。并在权属企业间进行用工余缺调剂合作,通过开展集团系统内部招聘和双向选择,有效解决部分权属企业人员冗余和“结构性缺人”问题。

国控集团严把组织程序,破除论资排辈和隐形台阶,通过公开竞聘等形式,46户企业领导班子得到了配齐配强。在国控园林集团等27家企业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34次,189人走上中层管理岗位,43人退出中层管理岗位,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在“考”字诀上,集团建立薪酬动态调整体系,严格绩效考核兑现,对未完成业绩考核指标的员工落实薪酬扣减,实现薪酬能增能减。

实践是一线‘蹲苗壮骨’的实训课堂。临沂国控集团选派本部15名优秀干部职工到权属企业任职,选派18名骨干人才任权属企业外部董事,形成“干部到一线去,人才从一线选”的良性循环。全面落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组织集团系统108名经理层成员签订“两书一协议”,在集团上下形成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建机制,优治理,夯实企业发展“压舱石”

在企业管理中,国控集团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分类细化党委研究决定事项14项,前置研究讨论事项44项,负面清单18项。注重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聚焦议事决策、投融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管控内控制度102项,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在集团上下全面形成。

国控集团持续健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完成18户企业公司制改制,基本建立起各治理主体“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集团本部及各权属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配强,推动符合条件的权属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并实现规范运作,有效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

注重“数字强企”,在集团及各权属企业上线运行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财务核算标准的源头规范。稳步推进共享中心建设,完成协同办公、财辅、合同等24个功能模块上线运行,实现管理效率双提升。同时,加强内部监督。推动构建纪检、监事会、审计“三位一体”的大监督格局,集团获评“全省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聚焦风险防范,严守债务风险、安全生产、廉洁自律、保密和网络安全等一排底线,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通讯员 唐宽丽)

责任编辑: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