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一束光”消灭癌细胞,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光动力治疗让肺癌患者重获新生

医苑 | 2024-06-27 18:16:02

滕镜淑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范晓苹 李均雁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首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很大威胁。尤其晚期肺癌多发转移,危及生命,常常无计可施。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技术不断发展,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延长生存周期。近日,海慈医疗集团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二科团队成功为2例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均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第一位患者是一位62岁的老年男性,来到集团就诊时喘憋症状非常明显,详细询问病史,确诊为左主支乳头状瘤,曾于外院在左主支内置入一枚直筒覆膜支架,置入支架后有过短暂的喘憋缓解,很快再次出现喘憋,并呈逐渐加重趋势。集团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二科团队立马给予气管镜检查,发现患者左主支肿瘤完全堵塞了管腔,并越过隆突,往气管和右主支气管蔓延,气管交通要道-隆突三角区狭窄90%,随时有窒息风险。

可乳头状瘤虽然是良性肿瘤,却没有有效的药物控制,且生长速度快。当务之急需要把气管交通要道打开。姜文青主任带领的海慈呼吸介入团队立即与王洪武教授交流病情,常规消瘤治疗无法满足立即打通气道的需求,且风险较大。光动力治疗是唯一可行的治疗办法,它可以使肿瘤大范围的迅速坏死脱落,打开气道。但患者病灶位于气管的交通要道,麻醉后容易产生气道塌陷导致窒息,光动力治疗后产生的坏死物和水肿同样能造成患者的窒息,非常考验麻醉、呼吸介入团队的综合救治能力。

麻醉手术科张彦平主任团队制定了详细的麻醉计划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呼吸介入团队24小时待命给予清理坏死组织,呼吸二科重症团队保证呼吸支持、生命支持、营养支持和控制感染。护理团队加强气道管理及皮肤管理、认真监测各项指标。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精心治疗下,患者目前已康复出院。

第二位是肺恶性肿瘤(肺鳞癌)患者,是一位肺癌早期的患者,患者有冠心病、心脏冠脉支架植入、糖尿病、下肢静脉血栓、下肢动脉斑块部分脱垂、胃大部切除术病史。心肺功能较差,且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及全身抗肿瘤药物治疗。专家团队与王洪武教授深度交流病情,决定给予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术后效果非常理想,肿瘤处粘膜变得光滑通畅,术后病理未找到恶性瘤细胞,达到了根治的效果。

王洪武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治疗学组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冷冻协会副主席、亚洲冷冻治疗学会主席。主张腔内肿瘤及实体肿瘤分别采用内镜治疗为主和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为主的微创治疗理念,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同,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光动力治疗在腔内腔外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专家介绍,经支气管镜下光动力治疗(PDT),是利用光敏物质与肿瘤组织亲和力强,潴留时间长的特性,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该组织,继而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最终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光动力治疗具有微创性、高选择性、低毒性、可重复利用性等优势。

光动力手术用的光敏物质是血卟啉,在动物和人体内或体外细胞实验中都证明荧光效果明显。血卟啉同时也是一种抗肿瘤药物,适用于治疗口腔、膀胱等部位和表浅癌症。抗肿瘤药物和激光联合应用,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大大增强了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光动力治疗适合哪些患者?管壁浸润型的肿瘤治疗;不能手术和拒绝手术的中央型气道狭窄;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根治治疗等。

治疗前要注意些什么呢?与主管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光动力治疗的注意事项。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避免食用可能会加重光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带、菠菜、火龙果等。

治疗过程

第一步:由医生确定适宜的患者,静脉避光注射血卟啉(光敏剂)。

第二步:48小时后,选择适宜光纤和能量,经气管镜下激光照射治疗。

第三步:气管镜下清除坏死组织并观察病灶情况,术后严格避光护理30天左右。

静滴光敏剂后,避光到底要避到何种程度?

第1天:全天候在有避光窗帘的房间内,避免太阳直射;必要时使用一个小于60瓦的灯泡照明;不可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如需看电视,距离屏幕两米以上,佩戴墨镜观看。

第2-7天:渐渐增加室内照明光线,可逐步恢复正常室内照明,仍需避免太阳直射;白天室内活动,黑夜可户外活动;白天如需外出,则需穿避光衣服(浅色长衣长裤/手套/墨镜/宽沿帽)。

第8-14天:可短时间户外活动,但仍需避免太阳直射和强的室内照明,可穿避光服在遮荫的地方活动10-15分钟。

第15-30天:慢慢接受阳光直接照射,逐步回到正常状态,但至少3个月内不宜日光浴等;至少30天内避免强光的眼部检查。

责任编辑:滕镜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