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65个镇街已设立商会组织,实现镇街商会组织全面覆盖
李子锐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7-01 16:01:59原创
7月1日下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解锁商会健康发展‘密码’”新闻发布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祝世峰作新闻发布。
祝世峰介绍说,截至目前,枣庄市工商联系统已注册各级各类团体会员共计95个,其中枣庄市工商联直接管理的商会和团体会员达到23家,以枣庄市工商联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所属商会共有12家,包括6家异地商会和6家综合类商会。此外,枣庄市65个镇街均已完成商会组织的设立,实现了镇街商会组织的全面覆盖。薛城区常庄街道商会、滕州市荆河街道商会、峄城区吴林街道商会荣获了全国“四好”商会的荣誉称号。
强化党建,确保政治引领方向清晰
强化政治引领力度,成立“市工商联商协会党委”,持续强化所属商会、协会的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和“传承红色基因”等核心主题,组织开展了宣讲进商会系列活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迅速传达至商会。组织团队赴重庆、贵州等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家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与团市委、市政协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青年企业家 城市新未来”主题交流活动,引导新一代企业家积极投身新时代建设,共创新征程的辉煌成就。实施商会“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成功建立了4个党支部,并聘任了9名商会统战工作联络员,实现了12家所属商会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开展先进党支部创建活动,以典型示范引领,促进党建与商会建设的双提升。
健全制度,确保商会发展有章可循
完善了“全生命周期”商会工作制度,强化了商协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系。同时,引导商会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并创新实施“六有”管理模式,确保职责明确、流程规范、标准统一、考核严格、制度健全、激励到位。在商会运营过程中,加强对商会组建、届中调整、换届、日常管理等工作的指导,并明确准入与退出标准,以确保商会成员质量,实现寻优逐劣的目标。与市委统战部、市民政局联合起草了《枣庄市商会规范发展办法(试行)》,对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和异地枣庄商会的成立程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制度性规范。同时,探索推行会长轮值制,提高企业家参与商会管理的能力水平,进而促进商协会的民主、规范管理。
构建平台,确保商会作用发挥到位
积极搭建商会合作发展平台,整合了银行、税务、人社等相关部门资源,开展了“春雨润苗”税务专项行动、“春风行动”用工对接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劳动用工、资金周转等方面的服务。启动了“政策惠企枣到家”活动,确保543条惠企政策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到企业,有效缩短政策与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政策资源向民营企业集中。积极搭建双招双引平台,起草了《异地枣庄商会发展规划》,根据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需求,推动在重点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建立枣庄商会,使其成为区域间招商引资和经济交流的重要桥梁。例如,枣庄市四川商会成功引进了5家配套企业,与原有2家配套企业共同构建了“链式创新一公里产业生态圈”。枣庄市福建商会则引进了总投资11.6亿元的鲁南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落户台儿庄。此外,总投资7亿元的嘉富显示技术项目也在山亭区翼云科创园成功落地。积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策划并开展了多项公益慈善活动,推动商会设立助学、孝老、特殊群体等慈善基金,实现公益事业的常态化。例如,枣庄市江苏商会前往枣庄武警支队、薛城区武装部开展拥军慰问活动;枣庄市河南商会深入60家困难户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则为武警枣庄支队官兵送去了医疗和健康义诊服务,并在山亭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市工商联副主席,新闻发言人张荣民,市中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张兵,枣庄市商会副会长,枣庄市江苏商会会长,山东杰通不良资产处置有限公司董事长沙振波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今年枣庄市成功举行了“鲁商回乡”暨全国商会枣庄行活动,请介绍一下活动举办的情况以及对枣庄市工商联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促进作用。
张荣民:今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擂起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战鼓,奏响了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音,全省上下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以招商的突破赢得动能的突破,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齐鲁大地处处焕发蓬勃生机、充满宝贵机遇,已成为民营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鲁商回乡”暨全国商会枣庄行活动,充分发挥商会作用,助力我市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活动以“榴枣聚商
共赢未来”为主题,由山东省工商联、枣庄市人民政府主办,枣庄市工商联、枣庄市商务局承办,旨在发挥商会联络广泛、资源丰富优势,深化商会间联系交流,推介枣庄市重点发展产业、宣传枣庄投资环境,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企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落户枣庄,携手同力,共创美好未来,共赴枣庄经济高起点、高质量发展盛宴。
为做好活动筹备,市工商联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慧同志亲自指挥调度,多次带队到省工商联汇报争取支持,联系对接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3月份,在市政府副市长左文同志带领下,市工商联负责同志到北京逐一拜访邀请全国工商联领导及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负责同志,推动了活动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了重要领导、重要嘉宾的全部参加。同时,市工商联加强与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汇报沟通,起草报送请示、报告、邀请函、领导致辞等材料,及时帮助对口联系单位协调解决异地商会沟通不畅、参加意愿不强等问题,精心做好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领导及异地商会对接服务工作,有效服务了全国商会枣庄行活动顺利举办。
4月3日,“鲁商回乡”暨全国商会枣庄行活动在我市举行。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王随莲出席活动。市委书记张宏伟以《商聚枣城谋发展 携手共赢向未来》为题在开幕式上致辞。诚邀在外鲁商走进枣庄,感受枣庄便捷优越的投资环境,推荐更多客商朋友来枣考察项目、洽谈合作。市委副书记、市长翟军主持开幕式。活动中,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62 个,总投资额 288.9 亿元。其中,现场集中签约美康医疗北方总部及新医药供应链应用平台、年产 3 万台套高端输配电系统及自控程序等亿元以上项目18 个,总投资额 183 亿元。期间,对我市重点招商项目进行了推介,200 多名嘉宾深入企业考察合作,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活动的成功举办,拉开了全省2024“鲁商回家乡”系列活动的序幕,在省内外广大商会和民营经济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和助手。基层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和工作依托,也是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团结凝聚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重要阵地。在此背景下,基层商会在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具体谈一谈,如何加强基层商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兵:近年来,市中区工商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落实“强工兴产、转型突围”部署要求,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聚集“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建言献策、创新创造、壮大民企、双招双引、共同富裕”强省建设五大行动,以强化基层商会建设为抓手,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凝聚民营经济人士,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政治引导,抓党建促商会建设。高度重视基层商会和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先后联合区委组织部、各镇街党工委打造一批非公党建工作先进典型,组织部分优秀会员企业家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学习商会建设先进经验,指导基层商会党组织建设工作,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目前,全区共有26家民营企业党组织成功创建国家、省、市、区基层党建示范点,11个镇街商会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以“工商联会员之家”、镇街基层商会党支部、民营企业党建联系点等为阵地,利用“枣联枣好大讲堂”、工商联执常委会等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宣讲进商会,举办“学习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10期。各商会累计走访调研企业600余户,召开会员企业座谈会12场,收集整理困难问题50余条,形成问题台账,转发职能部门落实解决,以实际行动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
二是发挥商会优势,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充分发挥商会会员企业联系广泛、人脉丰富的优势,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积极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当好助推发展的先锋和表率。充分发挥异地枣庄商会、枣庄异地商会联络站作用,编辑异地枣庄商会会员名录,建立招商引资资源库。围绕省“十强产业”、市“6+3”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四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主动联系发改、商务和投资促进部门等“链长单位”,依托商会和链主企业提供信息线索,努力实现精准对接。近年来,通过非公经济人士提供招商引资项目线索20余条,落地项目4个,到位资金累计约20亿余元。
三是聚焦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引导全区各商会和民营经济人士牢固树立“心手相连,共赴善举”理念,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光彩事业为抓手,引领非公人士奉献爱心,先后组织开展“民企帮户”精准扶贫、东西部协作、“八一”节慰问、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疫情防控等系列活动,募集各类资金近320万元,救助困难群体200余人次。引导山东蒂夷茗生态农业公司、枣庄旺达农业科技公司等公司累计在乡镇投资2亿余元助推农业发展,有力带动了镇域经济发展。泉头集团枣庄金桥旋窑水泥有限公司、西王庄镇西花沟村获评2023年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单位。
记者:商会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交流与合作,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对会员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有着积极的影响。请问:枣庄市江苏商会作为枣庄市异地商会之一,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的效果如何?
沙振波: 枣庄市江苏商会成立于2019年12月,目前会员单位达200多个,在枣江苏籍企业1700余家。涵盖制造业、水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
自成立以来,江苏商会始终秉承“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共同发展”的办会宗旨,带领全体会员自觉服务于枣庄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宣传推介枣庄,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争做新时代枣庄经济发展的“局中人”,为枣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商会建设。积极参加商会驻地党总支的各项党员学习活动,引导会员树立“我就是枣庄人、我奉献枣庄”的主人翁意识。印发《枣庄市江苏商会运行管理规定》,全面规范商会各项工作。建立副会长轮值制度,有效调动副会长参与商会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聚焦主业谋发展,开展以商招商。会员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主业谋发展,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吸引更多投资,促进枣庄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商会共向枣庄各区(市)搭桥推介项目80多个,引介苏商企业鼎盛新材料、拜恩诺生物科技、小熊驾到等20家企业来枣投资,总投资近70亿元。
三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当好坚强后盾。倡树让会员企业“在工作辛苦之余,有一个小憩的驿站;在举步维艰之时,有一个避风的港湾;在振翅高飞之机,有一个坚实的跳板”的商会服务理念,积极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良性发展添砖加瓦。商会聘请法律顾问1名,定期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知识辅导、涉法问题咨询等法律保障服务。先后以商会名义向有关部门单位出具请示报告10份,为会员企业协调解决拖欠款2000多万元,通过法院追回欠款2000多万元,有效维护了会员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商会形象。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响应各类爱心捐献活动。疫情期间,在商会的统一协调下,会员企业积极捐款、捐赠医疗防护物资,累计达200多万元。常态化开展救助贫困儿童、看望孤困老人、走访驻枣部队及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会员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了商会形象。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子锐 报道)
责任编辑:李子锐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