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新时代的鼓舞——淄博经开区南定镇朝阳威风锣鼓敲出居民的幸福生活

速览淄博 | 2024-07-02 19:05:57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近日,淄博经开区南定镇朝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鼓声震天,朝阳社区威风锣鼓队的队员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排练,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手持鼓槌,随着指挥老师的节奏,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次击打都铿锵有力,充分展示着威风锣鼓的魅力。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威风锣鼓队指挥钱京芳说,锣鼓这种表演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借着重建锣鼓队,社区注重引入时代文明新风尚,让群众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以文化浸润的方式消解乡村陈规陋俗。

钱京芳介绍,威风锣鼓来源于黄河两岸及土默川平原,它的特点是铿锵有力、气势宏伟,打起来有如万马奔腾之势,共有锣、鼓、钹(镲cha)、铙四种乐器,锣最多,鼓次之,钹又次之,铙最少。锣鼓队员是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国企退休职工,表演时,演奏队伍列成方阵、圆阵或梅花阵等阵形,鼓手在队伍中间,手持两只头上嵌红综的鼓槌,敲击的鼓声动人心魄,让人血液沸腾,锣手们围在鼓手周围,几十面锣同时击打,便发出了雷鸣般的声音。到高潮时,立于队伍后方的拍钹者便将钹举过头顶,击钹后翻腕45度,再击再翻腕,铜钹不停转动,钹碗中红、黄绸布不断飞舞,甚是壮观。表演以其激昂的节奏、雄壮的气势,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而著称,由于其鼓声如雷,威风凛凛,所以叫做威风锣鼓。

今年已年过六旬的钱京芳,曾是一名优秀且多才多艺的国企工人,退休后的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积极参加社区艺术团队,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和锣鼓队的队员们把自己威风锣鼓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无私传授给辖区居民,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每一名队员,耐心指导他们的动作,细心教会他们识谱背谱,张罗着锣鼓队里大大小小的事。

“以前怕过节假日和周末,儿女们都过来,麻烦得不行,但现在又盼着过,就想跟孩子们聚一聚。”居民李大爷,年过六旬,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在家除了忙忙农活,就基本没啥事了。白天,他的活动范围就是自家院子,晚饭后看看电视,或刷刷手机。“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但总觉得少点啥。”李大爷说,他有时会回忆起以前的农村生活,大家没事,聚在一起敲敲锣鼓,乐呵乐呵,现在家庭不仅“空巢化”严重,农村老人“空心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村里的年轻人进城打工,对留守老年人的幸福感造成较大影响。多年来,敲锣打鼓一直是民间传统艺术,也渐渐回到了村里人的视线中,成了他们业余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内容。

朝阳社区威风锣鼓队经历了十多年风雨的洗礼,钱京芳表示,起初是因为单位需要,特意聘请老师来教的我们,后来大家都退休之后,在朝阳社区的大力支持下,为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家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用激昂的鼓声为社区文化建设继续奏响序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队伍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居民被它独特的魅力吸引,自愿加入锣鼓队,他们曾多次代表南定镇、朝阳社区参加张店区、淄博市的锣鼓比赛,在“龙腾淄博·齐享新春”2024淄博民俗扮玩大荟上,受到围观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现如今,通过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朝阳社区激发起了居民们的‘精气神’,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下一步,该社区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带动群众移风易俗,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南定镇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巨修武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琳琳 通讯员 杨子宜 唐梦娟

责任编辑:高昕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