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书荐丨《国宝有故事:文物保护那些事儿》——100个主题讲清楚文物如何保护以及国宝背后的故事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4-07-03 21:53:22原创

《国宝有故事:文物保护那些事儿》

刘爽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经历沧海桑田,什么还能让你看看曾经的样子——文物

文物最终会消亡,如何能够让它们更长久地留存——保护

文物何其珍贵  保护多么重要

一本小书承载不了太多珍贵的文物

但它用100个主题,让我们搞清楚文物如何保护以及国宝背后的故事

阅读本书,你会了解——

文物会生什么病?

青铜器会生锈、玻璃会流泪、壁画会黑脸、纸张会自毁、油画会生癌……国宝背后有哪些故事?

何尊的秘密、沧州铁狮子的风霜、圆明园的伤痛、天一阁的沧桑……文物怎么样保护才能更长久?

现场保护、博物馆保护、创新技术保护、建立制度保护……

编辑推荐:

一本承载了太多珍贵文物的小书

100个主题讲清楚文物如何保护以及国宝背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刘爽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文物保护理论与实践、科技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学教学实践;主要教授课程为文物保护概论、文物检测分析、博物馆实践。近年来,在文物保护、科技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实践研究等领域发表各类成果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参与并主持教育部项目等各类项目20 余项。

目录:

一 问诊国宝

- 1 - 文物常见病害 / 003

- 2 - 文物病害的全面分析 / 006

- 3 - 水下文物常见病害 / 010

- 4 - 青铜病 / 012

- 5 - 黑(绿、灰)漆古 / 015

- 6 - 锡疫 / 017

- 7 - 流泪的玻璃 / 019

- 8 - 秦始皇兵马俑表面彩绘褪色的原因 / 022

- 9 - 壁画为什么会“黑脸”/ 024

- 10 - 皮革文物的红粉病 / 026

- 11 - 金属文物腐蚀 / 028

- 12 - 解释金属质地文物腐蚀现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031

- 13 - 青铜器“何尊”的秘密 / 033

- 14 - 作册般鼋保护的技术进步 / 035

- 15 - 沧州铁狮子的保护经历 / 038

- 16 - 汉阳陵外藏坑展示厅实现的“三赢”/ 043

- 17 - 马王堆一号汉墓“千年古尸”不腐之谜 / 045

- 18 - 甲骨类文物的日常养护 / 047

- 19 - 古代木构建筑文物如何保护? / 050

二 收藏家看文物

- 20 - 品相 / 054

- 21 - 皮壳 / 056

- 22 - 包浆 / 058

- 23 - 返霜 / 060

- 24 - 鸡骨白 / 062

- 25 - 玉及玉沁 / 064

三 丹青问道

- 26 -“万年红”纸为什么能够相对长久保存? / 070

- 27 - 古代的黄纸和椒纸为什么能防蛀? / 072

- 28 - 油画及油画癌 / 074

- 29 - 纸张为什么会“自毁”? / 076

- 30 -“书砖”是如何形成的? / 079

- 31 - 狐斑 / 081

- 32 - 古代常用的驱虫避蠹中草药 / 083

- 33 - 书画装裱中胶矾水的作用 / 086

- 34 - 古籍书画常用的保护装帧方式 / 088

- 35 - 中国古代书画装裱技术的发展 / 090

四 当文物遇见科技

- 36 - 常用的文物检测分析技术 / 095

- 37 - 统领文物检测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 / 097

- 38 - 文物检测分析提取信息的目的 / 099

- 39 - 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选择样本有什么差异? / 101

- 40 - 检测文物样本时需要注意什么? / 103

- 41 - 显微分析中照明光源与分辨率的“死胡同”/ 105

- 42 -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文物保护研究的贡献 / 108

- 43 - 红外线成像技术让文物更清晰 / 111

- 44 - 从“山洞囚徒”的故事出发看文物检测技术 / 114

- 45 - 文物“万能保护剂”Paraloid B-72/ 117

- 46 -EDTA 二钠盐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 119

- 47 - 纳米材料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 121

- 48 - 让科技来保护文物 / 123

五 把文物接回家

- 49 -“圆明园之殇”引发的思考和教训 / 128

- 50 - 百年历史建筑“查公馆”平移的启示 / 130

- 51 - 天一阁藏书楼经历的启示 / 132

- 52 - 一件珍贵文物的最佳归宿 / 135

- 53 - 在考古发掘现场要注意什么? / 137

- 54 - 在考古发掘现场如何起取文物? / 139

- 55 -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 141

- 56 - 文物整理操作基本规范 / 143

- 57 - 遗迹遗物相对长久保存的特殊情境 / 147

- 58 - 博物馆环境控制的重大意义 / 149

- 59 - 博物馆环境中最重要的指标 / 153

- 60 - 保持博物馆环境洁净的方法 / 157

- 61 - 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 / 161

六 文物保护工作者指南

- 62 - 文物保护从业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 / 167

- 63 - 文物保护的科研工作 / 170

- 64 - 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订 / 176

- 65 - 文物保护的方法及特点 / 178

- 66 - 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 / 181

- 67 - 为什么有机质地文物比无机质地文物更脆弱、更难以保存? / 183

- 68 - 文物保护中有“点石成金”术吗? / 186

- 69 - 中国文物保护学科建设的重要事件 / 188

- 70 - 中国文物保护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果 / 191

- 71 - 重要不可移动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工程 / 195

- 72 - 中国水下文物保护大事件 / 198

七 他山之石

- 73 - 国际组织对文物保护的定义 / 206

- 74 -2022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新定义 / 208

- 75 - 全球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 210

- 76 - 拉奥孔雕像为什么进行二次修复? / 215

- 77 - 在战争中被炸毁的莫斯塔尔古桥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条标准 / 217

- 78 - 日本美秀博物馆做对了什么? / 219

- 79 -“野马战斗机悖论”的启示 / 222

- 80 - 用文物保护理论破解“忒修斯之船悖论”/ 224

- 81 - 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的悲惨遭遇 / 227

八 文明的“金色名片”

- 82 - 文物保护,谁来做? / 233

- 83 - 文物保护,到底保护什么? / 236

- 84 - 文物保护领域对文物的理解与考古学、博物馆学一样吗? / 240

- 85 - 文物有哪些重要价值? / 242

- 86 - 文物保护能提高文物的价值吗? / 244

- 87 - 如何正确理解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 / 246

- 88 - 文物的特性 / 250

- 89 - 文物的分类 / 252

- 90 -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 255

- 91 - 文物保护的一般定律 / 257

- 92 - 中国的文物保护制度 / 259

- 93 - 文物保护的“七字真经”/ 261

- 94 - 文物的始状、原状、现状 / 263

- 95 - 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 265

- 96 - 文物古迹保护的“国七条”/ 267

- 97 - 文物保护的“四项原则”/ 271

- 98 - 文物修复保护的退让原则 / 273

- 99 - 新时代的文物保护理念 / 275

- 100 - 新时代的文物工作方针 / 277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