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是这样“重大”起来的
记协工作 | 2024-10-25 09:44:48
来源:青年记者
我从事新闻工作17年,一直在采访一线,在工作中坚持文化宣传创新,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宣传引导力。我参与或独立完成了多个社会影响较大的深度调查报道及重大典型报道,其中包括青岛市的“微尘”“催泪红包”“青岛大妈”“九月天使”“巧克力大爷”等知名城市文明品牌的宣传打造,有习惯性的对新闻背后故事和多方面延伸知识的思考,在负责的新闻行业内努力做“专家型”记者。从业以来,我的新闻作品共获得50多次各类省级、市级新闻奖项。 经过多个大型采访的历练,我逐渐认识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对新闻采访工作的重要性,缺少任何其一元素的新闻稿件,肯定不能是一篇好的稿件。其实“四力”这也一直是我们编辑部的领导们对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而等来的行业通稿,一般难有更好的效果,至少行业通稿可能已经“扬长避短”,缺失了很多新闻场景。在我主导的“九月天使”系列报道中,“四力”的体现尤其突出。2018年6月,我先一步从朋友处了解到一位4岁半小女孩生病无法治疗,处在等待死亡的状态中。朋友告诉我的原因,是因为我做记者,看能不能想办法帮帮这个孩子。我也是本着能帮就帮、哪怕可以募集点善款的想法,就过去了,但接触到孩子的妈妈发现,她是个非常开明的人,知道了孩子医治无望后,想到了器官捐献。我很佩服她,并尊重孩子妈妈的想法,她也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后期很多媒体集体采访的时候,有个同行就一直问九月妈妈,要帮她联系某机构给一些救助等,这引起了九月妈妈的反感,她说,他们家经济不困难,不需要救助,只是想让女儿走好。
这也是我在10多年器官捐献报道中,第一次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知道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不久后将要离去,并且纯粹是为了延续生命,挽救他人做“无偿捐献”的案例。一个可爱、幼小的生命,一个和善、开明的家庭,这是社会正能量的典型体现,这篇报道对“笔力”的要求也很高。除了稿件本身,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脑力和笔力”同时开动,我大胆用了《歌声与微笑》这首歌,作为送别这个孩子的主题,我们新媒体的同事精心剪辑了视频,也配上这首歌。去世当天,早报微信公众号推出了这个报道,第二天点击量就过百万次,网上更是大量的转载。其实这种孩子捐献器官的案例,在之前全国也有多例发生,但没有像九月那么轰动。我总结,除了九月本身感人外,我们新媒体剪辑的视频,以及《歌声与微笑》这首歌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让读者带着一种感情,进入这种情境中。很多人说流着泪看完,其实我的第一稿也是流着泪写完的,现在每次打开那段视频,听见《歌声与微笑》这首歌,仍有触动。
编辑部领导也在这个报道上动了“脑力”,结合“微尘”报道的经验,拟定了天使故事——城市爱心——捐献事业——爱心品牌的报道思路,来抓好这组典型的报道,策划了推动事件不断发酵的后续活动,如九月公益商标注册、九月器官捐献爱心岗启用、九月雕塑落成、九月电影拍摄、九月天使爱心基金、九月天使医疗志愿团队等系列活动,丰富了“九月天使”的内涵,打造成青岛城市文明的新名片。这都是“脑力”的具体体现。在第二年“和和”的报道中,“脚力”是最直接的体现。6月11日,大家在青大附院采访中,都了解到又有这么一位小朋友要实施器官捐献了,当时青大附院工作人员还在现场拉了一个采访群,约定第二天一起采访这件事。但是当天下午,因为一些事情,和和妈妈的情绪不稳定,说不愿意接受采访,青大附院工作人员发了个通知,说采访暂缓。但我并不想放弃,于是第二天我直接去了医院,想着能采访就采访,不能采访也算我努力过了。在重症医学科门口,见到在那里等候探视的和和父母及爷爷奶奶,我上前打招呼,他们没有抗拒,但也并不配合。我和他们聊起来,最终他们同意了接受采访。事后回想,我觉得其中一句话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给孩子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这是属于他短暂一生的荣耀。”孩子的家人听完这句话,想想也是那么个道理,才敞开了心扉。
记者名片
(作者: 孙启孟;来源: 青岛记协 )
责任编辑: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