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德州市委政法委在陵城区召开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座谈会

地方法治 | 2024-07-09 12:58:31

来源:山东法制报

7月8日,德州市委政法委在陵城区召开加强基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座谈会。研究座谈如何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人员配置、职能整合、群众知晓度等问题。

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对“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思想认识要再重视,准确把握上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策部署,大力推广先进典型,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风险,着力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以实际行动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准确把握社会矛盾纠纷形势特点,主动适应社会矛盾纠纷的新特征新变化,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准确把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现状,清醒、客观审视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会议要求,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进一步加强基层“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工作推进要再加速。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努力推进基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不断提升预警预判、就地化解、基层吸附三项能力,持续推进场地建设标准化、工作机制制度化、中心运转规范化、矛盾调处法治化、信息系统智能化,努力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场地建设标准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是制度机制运行的载体和平台,各级矛调中心只有按标准要求“设计施工”,才能更好的整合资源、融合力量、聚合功能、综合手段,放大部门集聚效应,实现综合施策、协同高效处置。县级至少建设服务受理区、信访接待区、诉讼服务区和品牌调解室、会商研判室、心理服务室、信息化工作室、档案室;乡级至少建设服务受理及信访接待区和品牌调解室、多调对接及会商研判室、心理服务室、信息化工作室;村级至少建立一套制度、一个调委会、一间调解室、一个干群对话平台、一月一排查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二是突出工作机制制度化。积极探索建立职责明确、统筹有力、有机衔接、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党委政府领导、政法委(政法委员)统筹、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的重要作用,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完善分流交办机制,设立无差别受理窗口,对群众上门反映的、基层排查上报的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完善动态监管机制,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逐一明确方案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化解时限。完善评价督导机制,聚焦提升化解效能,强化定期调度,抓好结果运用。三是突出中心运转规范化。“一站式”矛调中心建成是前提,能否规范运转、发挥最大效能是关键。坚持统一受理,归口办理,整合群众现场反映、网格员入户排查、“12345”共享等平台渠道,实现矛盾纠纷一站收、分类管、全掌握。规范工作流程,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都要依照法定程序履职、按照法定环节配合,理顺依法化解矛盾工作流程,避免造成“梗阻”、形成“疙瘩”,进一步优化调解、仲裁、诉讼、心理疏导等9大类27项制度运行,构建调、审、裁、议一体化格局。跟踪督办,闭环管理,将矛盾纠纷调处在村居、化解在乡街、终结在县域。四是突出矛盾调处法治化。坚持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以法解纷、以法止争。确保源头预防法治化,完善市级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明确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法定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履职,按照法定环节配合。确保多元调解法治化,优先鼓励当事人通过自愿和解、依法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调解不成的,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途径解决;对处理结果不服的再引导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确保普法宣传广泛化,将普法宣传与矛盾纠纷化解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五是突出信息系统智能化。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线上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实现全域归集,通过平台一口受理群众主动申报、线下中心来访、部门转办交办的矛盾纠纷,畅通人民群众反映矛盾诉求的渠道。要实现及时分流,准确研判分析矛盾纠纷性质,及时准确分流至相应部门和调解组织办理。要实现高效处置,一般矛盾纠纷线上及时分流交办、督导反馈,影响较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多部门线上联动化解,逐步增强矛盾纠纷智慧调解能力。要实现严格督办,全程追踪督办矛盾纠纷化解进程,及时关注未按时调解、未成功调解的矛盾纠纷,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要实现预警预判,以时间、事件类型、地域为分析维度,深挖风险隐患,提前预防群体性重特大矛盾纠纷的发生。

会议强调,抓好“一站式”矛调中心“五化”建设,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要抓实组织领导,党委政法委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导落实职能,主动承担组织推动责任,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相关单位压实本系统矛盾纠纷化解责任,制定规划图、时间表和配套措施,主动配合做好“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人员入驻、业务指导、资源共享、制度建设等工作,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强化督导调度,市、县两级政法委将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工作指导调度,全面掌握工作动态,加强指导培训,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帮助基层解决运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注重经验总结,加强典型培育、引领,深入挖掘、发现总结生命力强、成效显著的基层点上经验,努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引领带动全市面上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注重做好结合工作,坚持把推进“一站式”矛调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专项整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等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年底取得优异成绩。

座谈会上,还对“最小应急单元”推广、基层治安防控力量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安建设等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德城区、陵城区、平原县党委政法委、天衢新区政法维稳工作部分管负责同志以及陵城区部分乡镇(街道)、社区(村)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通讯员 韩志辉)

责任编辑: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