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镇村行 | 流水小山村,有了新“锶”路
乡村振兴镇村行 | 2024-07-14 21:39:24原创
大众新闻客户端 张雨桐 刘强
7月5日,山雨过后,云雾缭绕,一幅“水墨鲁山”丹青画卷徐徐展开,绿水青山间是增收致富的果园、大棚和潺潺锶水。当天,中国农科院质标所毛雪飞研究员一行5人来到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沂源县南鲁山镇,实地调研流水村的富锶苹果,并展开座谈。
流水村,坐落在南鲁山镇群山深处,这里山路曲折,老泉流水穿村而过。看似普通的山区村,为何能引来专家云集?这就要从一个“锶”,带来一个“群”的故事说起。
山雨过后,大雾蒙蒙。
流水,也是“锶”乡
从高速下来,车子历经山路十八弯,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沂源红”苹果林,鳞次栉比的富锶草莓大棚,户户临水的农家小院,这里就是藏在深山里的“小江南”——流水村。
“锶”,是这个小山村的热词。南鲁山镇地处沂河源头,水源分布广、储量大、水质优,流水村所在流域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沂源县被授予“中国锶都”,全县3/4地区水中锶含量超过法国依云水含量标准,90%土壤锶含量超过目前国内现有土壤锶含量标准,且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水质清澈透亮,口感甘洌柔和。恰如村口格外醒目的“流水锶乡”招牌,这里是难得的富锶安全区,也是远近闻名的富锶之乡。
流水村内流水潺潺,亭桥相依。
地处第八大矿泉水之乡,“流水锶乡”片区内有着丰富的水资源,锶含量高达15.94mg/l。如何利用好这来自大山深处的山泉宝藏,发挥富锶水资源的最大价值?
品质好,方能立足,打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锶能强健骨骼,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等,这几年我们慢慢意识到了这种微量元素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需求增加,“富锶天然泉水”凭借其康养特性,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也让村子意识到了其发展潜力。依托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建设八矿锶乡山泉水有限公司等富锶水厂,先后开发斐矿、泉景四季等多款高端产品,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的“爆款”产品。
2021年,南鲁山镇流水锶乡共同体党委书记、流水村党总支书记陈丙福在流水村、车场村、璞邱村、唐家六村四个村,牵头打造了“流水锶乡”富锶品牌,推出旗下产品高锶矿泉水,制定高锶农产品生产标准及规范,发展高锶苹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山东地矿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立足该区域富锶水资源优势,依托其强大的专业背景,规划建设年产30万吨富锶矿泉水厂。如今,依托“富锶”这一新地理标志,流水村正逐步打开国内饮用水高端市场。
“流水锶乡”片区内的“富锶苹果”。
“果园”,要变“游园”
“流水锶乡”片区面积共72000多亩,耕地却只有9000多亩,其余都是山地、林地,村民大多以果类、中药材和粮食等传统种植为主,产出效益不佳,产品价格始终上不去,一度发展落后。
产业兴旺,乡村方能兴旺。为此,村两委成员在土地上做“文章”,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流转村民土地,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流水锶乡”片区内,有着1000亩“沂源红”苹果示范园,1000亩大榛子基地,500亩珍珠油杏基地,200亩猕猴桃基地,100亩高档草莓采摘园。经检测,“沂源红”苹果锶含量高达1.66毫克/千克,草莓锶含量高达1.5毫克/千克,葡萄更是达到了3.2毫克/千克,是名副其实的“富锶水果”。
陈丙福认为,“要大力发展果业,打造富锶品牌,只种苹果还不行,还要打造富锶农产品产业集群,向着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新品苗木何处寻?这些年来,陈丙福带领技术人员去往辽宁、河北等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引进了维纳斯黄金、东北大榛子、珍珠油杏、兴隆山楂、摩尔多瓦葡萄等优质品种,当地果品结构更加多样、种类更加丰富,加之这里的水质好、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等生态地理优势,种植出来的水果品质也更优。
这样一来,在“流水锶乡”片区内,苹果、草莓、山楂、猕猴桃、油杏……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档,让当地的村民有了更为长期、多样的收入;同时,多业态的果业种植也更适合发展乡村采摘游,以“富锶果”来引客,让小水果产生乘数效益。
办民宿,是陈丙福在心里盘算了许久的“创新”之举。“我们村要先把产业做起来,然后再发展和这些产业配套的民宿业。”如今,看着发展如火如荼的富锶产业群,村子里也正式开工建设民宿,不仅要做从前看山看水看风景的传统“农家乐”,更要将片区打造成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红色研学、康养等于一体的“世外桃源”,开发乡村消费新场景,多渠道激发农村消费新业态。
这里的富锶山泉水,水质清澈透亮,口感甘洌柔和。
发展产业,打造“产业+”,说到底,还是要落在让村民增收致富上。曾经,村里产业链条过短、价格受制于人,于是积极建设冷库增加存储期,同时开发水果干、果汁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增加附加值;主动去安徽学习电商知识,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开辟线上微店、全球购平台和线下商超等新渠道,将“流水臻品”销往全国各地;在省人社厅派驻沂源县南鲁山镇流水锶乡片区第一书记领队玄睦牵头下,引入山东农业大学人才团队及技术, 探索了将“啤酒—红糖浇灌”作为新型种植手段的可能性……这些产业虽然规模不大,却办得实在红火,苹果、草莓、山楂、猕猴桃等多个产业园区将村民人均年收入拉高到2.7万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临水的流水村,依托富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富锶农产品产业集群,不断探索由“卖产品”向“卖健康”转变的产业振兴新路子,让原本收益低效的山地生出了新希望,让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向着富锶特色产业村不断迈进的奔头越来越足。
大众新闻客户端 张雨桐 刘强 崔晓雨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