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长塞纳河“畅游”,奥运赛场水质安全不能靠“做秀”
金雪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7-18 18:17:00原创
据法新社和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7日,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兑现承诺,跳进塞纳河中游泳,以展示这条河足够干净。此时离巴黎奥运会开幕仅剩下9天。
巴黎市长伊达尔戈(中右)在塞纳河中游泳。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早在4月23日,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就表示,希望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等多名重量级人物于6月23日在塞纳河中游泳。
然而6月中旬时,伊达尔戈却推迟了在塞纳河游泳的计划,她的理由是“要先集中精力完成因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而提前举行的议会选举”。在6月初的检测中,塞纳河水中大肠杆菌含量超标。
直到7月17日上午,伊达尔戈才终于兑现承诺。在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盖等人陪同下,上午十点左右,身着泳衣、头戴泳镜的伊达尔戈在距离巴黎市政厅不远的玛丽桥下水,并不时向人们挥手致意。“游泳的感觉就是幸福啊!如果没有奥运,我们不会这么做。”她还表示,恢复塞纳河的水质,就可以在河边修建浴场,居民们也能在河中游泳了。
人们在塞纳河中游泳。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根据赛会安排,塞纳河两岸将举办奥运开幕式。同时塞纳河也是铁人三项游泳比赛和马拉松游泳项目的赛场,距离运动员下水比赛还有10天左右(铁人三项于当地时间7月29日开赛),然而塞纳河的水质依然是人们关注和担忧的对象。
相关资料显示,自1923年起,巴黎市政府就下令禁止在塞纳河的市内河段游泳。如今为了举办奥运会的比赛,法国政府已经投入超过14亿欧元来改善塞纳河水质及进行相关设施建设。
6月23日,巴黎市政府公布塞纳河巴黎部分河段水质检测报告。报告中的数据令人担忧:塞纳河水大肠杆菌含量超过每100毫升水5000个菌落形成单位,肠球菌含量超过1000个菌落形成单位。而按照欧盟的标准,适合赛事的公开水域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安全上限分别为每100毫升水中900个和330个菌落形成单位,超过这些标准的水域通常被认为不适合游泳,可能导致结膜炎、肠胃炎、葡萄球菌感染等问题。而塞纳河两种菌落目前分别超标5倍及3倍以上。
如今,法国体育、奥运会和残奥会部长阿梅莉·乌代亚-卡斯泰拉和巴黎市长伊达尔戈为了证明塞纳河水“没问题”,已经先后下水游泳。希望以此化解外界对塞纳河水水质能否达标以确保奥运会开幕式及水上项目如期举行的忧虑。
今年2月2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出席巴黎北部奥运村的揭幕仪式时曾表示“我会去游泳的,但不会告诉你们具体日期,不然到时候你们都会去围观。”但截至目前,马克龙下水的承诺却尚未兑现。
高官争相在塞纳河“下水”,已经成为奥运会前的“新时尚”。在许多民众看来,这里已成了法国政府高级官员的“政治秀场”。法国电视网报道称,“赶在奥运会之前在塞纳河里游个泳,成了一个政治问题”。然而这些高官的行为,虽然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这种单次的、象征性的行为并不能全面代表塞纳河的水质安全。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会误导公众对塞纳河实际水质状况的认识,而忽视了持续监测和全面评估的必要性。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事,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期待的和平与友谊的象征。运动员们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他们的努力和汗水应当在一个公平、安全的环境中得到尊重和体现。因此,任何关于比赛场地的决定都应该基于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标准,确保所有参赛运动员的健康不受威胁。因此,主办城市和相关负责人应将焦点放在如何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确保赛事顺利进行上,而不是利用奥运会的平台进行“政治表演”。
为保障塞纳河的水质达标,巴黎市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科学监测水质,及时处理污染问题,确保在奥运会举行前达到国际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巴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责任感,而非一味追求短期的政治利益。
不过与此同时,巴黎奥组委也已经公布了备选方案:在最坏的情况下,铁人三项可能会被迫缩减为跑步、自行车两项,马拉松游泳则将在其它水域进行。
资料来源:环球网、新华社、澎湃新闻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金雪 策划 吕原)
责任编辑:姜凯宁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