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文化“两创”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徐成媛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4-07-20 10:54:54原创
7月19日上午,城阳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文化“两创”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城阳区上马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李莲芳,城阳区河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时晓晓,城阳区红岛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徐文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有关问题。
城阳区上马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 李莲芳
上马街道自文化“两创”工作开展以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为切入点,着眼于引导群众、凝聚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在上马街道落地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面上扩围。“一节操”实现全覆盖,拍出了人心和善、健康快乐。目前,街道29个社区(村)常态化开展拍打养正操,每天群众常态化参与人数达到1200余人。“一堂课”逐步推开,凝聚起邻里和睦、向上向善。街道规范化开班数量达到了5个,目前开展了9期培训班,惠及学员500余人次。“一餐饭”营造温馨氛围,畅享幸福“食”光。林家村、海东村等5个社区(村)常态化提供“一餐饭”,举办“邻里宴”“百家饭”“一餐饭”等活动46场次。
二是线上提质。突出抓好骨干队伍这条主线,吸纳社区文化骨干和热爱老年事业志愿者,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两创”志愿队伍,成立街道文化“两创”志愿服务团队,文化“两创”骨干成员20余名,强化“两创”建设的力量支撑。去年,朝阳社区被评为城阳区文化“两创”优秀社区,邱嘉喜、刘爱香、周冬梅等6人获评城阳区文化“两创”优秀志愿者。今年,街道组织4批社区(村)骨干、志愿者队伍参加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提升班,构建“街道专职+社区骨干+志愿力量”的三级网络。
三是点上突破。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培训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形成了“1+3”的分段培训模式,即“一个周新学员集中培训、三个周往期老学员常态化培训”,实现了新学员能系统培训、老学员能巩固提升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创新课程设置,利用闲置耕地,开设“福满田园”蔬菜和农作物种植课程,让学员在田间劳作中伸展筋骨,拉进感情。经过试点探索,总结出一套可复制、能应用、可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好载体,摸索出适合上马的文化“两创”实施路径模式。
城阳区河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时晓晓
2024年以来,河套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工作部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一节操 一堂课 一餐饭”为切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善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一节操全面覆盖
今年3月份以来,街道拍打养正操热潮持续升温,19个社区实现拍打操全覆盖并常态化开展,每天自发参与拍打操的居民达1600人,展示出居民对一节操的广泛热情。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居民参与“一节操”活动,街道汇聚了19个社区的380名居民,在城阳八中成功举办了拍打养正操展演活动。
赵家岭社区专门修整做操场地,确保600余名居民能够每日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拍打锻炼。小涧东社区将“一节操”与“尚德银行”支部品牌相结合,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热情,目前每天坚持做操人数稳定增长至200人。
二、一堂课和睦邻里
街道根据社区特色文化和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一堂传统文化课”,先后组织15个社区组建社区大学开班授课,开班率达80%,“银发大学生”成为社区一道靓丽风景线。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递,更把课堂当做居民情感联系的纽带。通过集体学习的氛围,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促进了邻里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使培训班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一堂课”开课总期数已达32期,2100余名学员顺利结业,本月底“一堂课”将在河套街道19个社区实现全覆盖。
赵家岭社区通过传统文化培训,促成“两委”成员的思想转变,显著提升了“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小涧西社区将村规民约纳入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学习,依靠居民议事厅、妇女普法调解小组等自治组织解决问题、化解纠纷20余次。
三、一餐饭暖胃暖心
街道积极将文化“两创”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理念有机融合。从小处入手,通过共做“一节操”、共上“一堂课”、共享“一餐饭”,成功搭建起社区与群众紧密沟通的桥梁。目前街道共有3家助老餐厅、1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19个助老志愿服务队,年底将实现1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彻底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社区定期组织“邻里宴”,各社区书记、主任带头准备饭菜,邀请居民共吃“一餐饭”300余次,干群关系、邻里之情在热气腾腾中悄然升温,让社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河源社区以“河源一家亲”党建品牌为抓手,开展包粽子、包元宵等“一餐饭”活动10余次,社区居民来自全国各地,但通过“一餐饭”在河源找到家的归属感,昨日五湖四海,今日亲如一家;小涧东社区组织100余名老人开展包粽子比赛,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找到归属感;东河套社区安排志愿者每天为独居老人上门送饭,让老人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通过多样化开展“一餐饭”活动,让传统美德以更加生动、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基层善治的重要力量。
城阳区红岛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 徐文娜
2024年,红岛街道以百姓生活幸福、干群关系和谐为目的,深入推广以“一节操、一餐饭、一堂课”为抓手的文化“两创”进社区工作,持续推动优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探索独具红岛特色文化“两创”工作落地落实路径方法。
一是积极组织家风培训班。突出“一堂课”作用,先后在宁家、宿流、观涛等11个社区组织了培训班,受众680余人。19个社区“一节操”实现常态化开展,每天参与拍打操干部群众1600人以上,最多的社区达160余人。截至目前,共有1.6万名干部群众在“一节操、一堂课、一餐饭”中和谐互动,干群关系日益融洽。
二是积极组织各类群体性文化活动。依托“百家近邻饭”“浓浓邻居情 幸福红岛人”等特色活动,评选表彰孝德传家好媳妇、孝德家庭和孝德少年,引导社区居民知孝义、讲孝德、践孝行,在传承和创新“孝”文化中弘扬核心价值观。2024年,4处助老餐厅累计用餐2.8万余人次,送餐1.08万余人次,4个社区组织“邻里百家宴”活动,开班社区组织开展集体生日、饺子宴等活动13场,让充满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的邻里盛宴,成为文化“两创”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展示,进一步激活了社区居民内心深处的邻里情结,让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为构建美好和谐社区增光添彩。
三是积极挖掘培育文化“两创”骨干人才。上半年,街道着力培养文化“两创”自主带班人员和骨干。先后有21名文化“两创”骨干到青州学习,2期16名骨干到区委党校培训。挖掘可以独立带班人员9名、骨干人员29名、志愿者160余人。目前街道正在进一步深挖潜在文化“两创”人才,争取年内每个社区都能培养出一名能自主带班的老师。
下一步,红岛街道将围绕中心大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落地落实路径方法,进一步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善治、进入百姓日常。
责任编辑:徐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