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巡诊杨集庵 喜忧各参半

速览淄博 | 2024-07-21 10:20:33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最近几天,鲁中晨报医疗帐篷队获得讯息,一直关注的青州杨集庵村85岁老人彭先收,双腿麻木,走不了多远的路了。他立刻联系了淄博潍淄医院陈百山院长。

根据老人的基础信息,陈百山院长初步判定老人腰椎和关节都有问题,遂决定和业务院长侯军、内科刘成祥主任成立临时专家组,一起前往杨集庵老人家中巡诊。

杨集庵处于青州市庙子镇大山之巅,这处高山古村落地势陡峭、位置偏僻,海拔800多米。这些年,随着青壮年相继外出打工,村里仅剩8位老人孤独留守村中。老人们年老体迈,难以下山,加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看病拿药成了个大难题。自从2018年,古村寻踪栏目从杨集庵村开始启程,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多次组织医院专家走进山村进行义诊,与杨集庵村的几位留村老人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彭先收:腿疼腰疼需要手术

7月19日9:00,救护车载着鲁中晨报医疗帐篷队7名工作人员,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艰难爬行至处于山巅的杨集庵村。

雨后的杨集庵,郁郁葱葱,盛夏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大爷,听说您身体不舒服,我们来看看您了。”巡诊首先来到彭先收老人家中,陈百山院长握住老人的手说。

“知道你们来,俺两口子一直就在门口等,快坐下喝两口水,还得辛苦你们跑一趟。”彭先收腿脚不方便,还是倔强地给大家拿凳子,招呼大家坐下。

彭先收听力不好。他的老伴当起了解说员。她说,近两个月,彭先收走路双脚麻木,腰疼,走不了多远就走不动了。关节也疼,贴着膏药。在外打工的孩子陪着彭先收到城里的医院做了一次彩超,只是查看了一下血管,虽然有点淤堵,但是问题不大。

陈百山和侯军院长,先后查看了一下老人的腰椎情况和关节情况,在经过刘成祥主任的详细听诊基础上,合议决定先给老人进行玻璃酸钠的关节注射治疗,缓解疼痛,同时商议给老人的腰椎实施手术的问题。

医用手套,注射器,玻璃酸钠注射液,碘伏、棉球、消毒液等等,所有的医用耗材,按照常规进行了齐备。侯军院长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给彭先收老人进行了注射治疗。

熟稔的注射操作,老人没有感觉到疼。

“大爷,注射完了,你下床多走走,多活动活动关节,试试怎么样。”侯军院长和老人交流,担心老人听不见,多次提醒。半小时后,彭先收觉得关节疼得轻了,脸上的表情轻松了不少。

提起腰椎治疗,医院想邀请老人到医院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看看是否存在椎管狭窄的情况,鉴于老人的心跳、血压、血氧、血糖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评估老人能否进行腰椎微创治疗——用最小的创伤,解决老人腰疼的大问题。

“俺没有钱啊,再者说了,这么大年纪了,都说做不了手术了。”彭先收的老伴说起来愁眉苦脸,她甚至比彭先收更着急病情。

“费用不用你们操心,医院想办法启动慈善捐助,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就是大爷这个病,拖着不是个事,会越来越厉害,吃个止疼药,贴个膏药,只是暂时的,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考虑手术。”陈百山院长给老人商议,说话恳切。

老人表示和孩子再商量商量,从长计议。

彭先用:股骨颈骨折躺在床上

帐篷医疗队的人员,又一起来到彭先收的哥哥彭先用的家中。4月份,老人在院子里摔了一跤,结果股骨颈骨折了,送到医院,医院说老人年龄90多岁了,动不了手术了,只能在家慢慢养着。

彭先用躺在床上,虽然意识有些慢,但是还是认出了巡诊的人员。他伸出手来,和大家握手,寒暄,大家也热烈地回应。

彭先用的女儿说,老人摔倒后,一直不能站立行走,生活无法自理,老人的儿子和女儿,交替看护。彭先用的女儿也已经60多岁,身体看上去还可以。

“我们也是担心老人长久卧床会出现问题,我们每天定时让老父亲起来,在床边上坐坐,我们很想着让他下地站站,但是目前来说还不行。”

护理人员给老人量了血压,内科刘主任进行了听诊,查看了老人服用的药物。陈百山和侯军院长查看了老人拍的片子,嘱咐家人多让老人起来活动,尽最大努力防治静脉血栓。

离上次相见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彭先用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前后的对比,让所有人的心里沉甸甸的。

张莲英:身体硬朗无大碍

“小脚奶奶”张莲英,今年91岁,是杨集庵村留守老人中,年龄最大一位。她住在村中位置最高的地方。帐篷医疗队赶到老人的家中时,老人正在吃饭。

同为潍坊人,陈百山、侯军院长还没进门就习惯性地“嬷嬷,嬷嬷”叫着,老人听见动静,瘦小的身体,立马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的手里还拿着正在吃的馒头,桌上的饭菜,明显是刚刚做的。老人虽然缠了脚,但是走路的步伐却坚定有力。

老人一下拉住两位院长的手,热情打招呼,让所有人坐下来一起吃饭,乡情乡怀令人动容。

为了问诊方便,工作人员把老人从屋里搀扶到院子里坐定。可能老人见到熟人后,有点激动的原因,血压有点高,但是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老人说,这几天肚子有点疼,刘成祥主任给老人按了按,初步判定是胃肠炎引起的痢疾。

“可能吃了一些凉东西,也可能是着凉,有点胃肠炎,我给您开点药。吃饭吃点热乎的,晚上睡觉的时候别冻着了。”刘成祥主任给老人开了药方,用笔记下来,交给了老人的儿子彭青业。

彭青业今年60多岁,时常上山照顾老人。老人年事已高,牙口也不好,小病小恙不时发生,他说守在老人身边,心里特别踏实。

另外,帐篷医疗队的人员还巡诊了“招手奶奶”张元英,老人也已经87岁高龄,但是身体却格外的硬朗。老人虽然一个人过,但是生活的里里外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家什摆放得格外有序。老人说,她没有什么别的毛病,就是会经常出现偏头疼。刘成祥主任也给老人开了药方。

中午时刻,巡诊结束了,老乡们都追出来,热情地留工作人员午饭,“招手奶奶”从狭窄的石梯上,慢慢走下来,目送工作人员离开。彭先用的女儿在村口等着,她还是想给工作人员做一顿便饭。彭先收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一直送到了村口高高的石岩上。

六年了,工作人员沿着熟悉的崎岖山路往下行走。本次巡诊既有收获,也增加了很多的挂心和挂念,大家都希望,这条路一直就这么走下去。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通讯员 韩杰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