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精神解读②: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处理几对关系

学有道 | 2024-07-22 18:31:56原创

张浩  崔凯铭   来源:大众日报

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袁红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系统把握,整体统筹,一体推进。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支撑。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紧紧依靠、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推动“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一方面要以市场有效促进政府有为,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继续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要大力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奇迹。

处理好经济长期向好与周期性调整的关系

经济长期向好与周期性调整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律。世界经济运行的历史轨迹表明,增长与波动相生相伴,短期冲击是否影响长期趋势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我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稳固如磐。在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经济长期向好与周期性调整的关系。一是强化宏观调控科学性应对经济波动。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是长期增长的关键,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聚力优化经济结构,释放创新潜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塑强现代经济体系稳增长与抗风险兼备的双重功能。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统筹兼顾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旨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经济活动高质高效运行;公平旨在保障机会均等和分配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激发个体发展潜力。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要持续创造更高经济效率。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发力,加快建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锻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二是要更有效维护社会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支持第三次分配发展,确保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升。保障机会平等,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国内与国际全局统筹是我国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一方面,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优化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新形势。《决定》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强化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建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安全监管体系,织牢高质量发展安全网。要全面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升级要素结构和组合方式,提高配置效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培优筑实高水平安全的动力源。要进一步提升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规律性认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安全,不断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高效有序的安全发展环境。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凯铭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