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暴晒后的汽车飙到73℃!矿泉水瓶也会引火烧车!夏天车内千万别放这些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7-24 15:16:30
进入三伏天以后天气炎热,
暴晒后的汽车也变成了“桑拿房”。
你能想象吗?不开空调,短短5分钟
车内最高温度近73℃
打火机、矿泉水瓶
以及最近热卖的降温喷雾
都有爆燃风险
不仅是打火机,矿泉水瓶也会引发明火
7月23日,杭州消防萧山救援大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实验,讲讲车辆夏季高温那些事!下午2点,阳光热烈,杭州室外温度达到38℃,实验现场备好了车辆,此时车内温度接近50℃。记者在车内坐了一分多钟,已经开始全身暴汗,手机滚烫。
5分钟后,消防员用测温枪一量,车内温度升高接近73℃,记者已经开始感觉到明显不适,呼吸急促。
私家车也是不少人的“化妆间”“吸烟室”,有些车主会将打火机或者香水落在车上,殊不知,夏季高温天,这些小物件也可能成为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
实验现场,消防员将一个打火机放在前挡风玻璃下。仅仅过去4分钟,打火机附近温度已经升到79℃;半小时后,打火机表面出现了裂纹。消防员说,打火机中的丁烷燃料在高温状态下极易膨胀,遇到明火会立即爆炸。
不只是打火机,一瓶矿泉水也可能引发一场火灾,现场,消防员将一瓶水放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瓶子内的水,在纸巾上汇聚成一个焦点,测温枪显示此处的温度明显高于周边。“这里的矿泉水瓶变成了一个放大镜,将光源热量集中在一点,会导致焦点温度过高。”消防员解释,“时间长了,轻则加快内饰老化,重则引起车辆自燃。”
他也提醒到,建议广大司机尽量不要将带水的塑料瓶、香水、老花镜、充电宝等物品留置在车内,尽量停在停车场或者树荫下,避免车辆长时间暴晒,减少发生自燃的概率。建议车内常备灭火器,发生火情时可起到应急灭火作用。
降温神器瞬间爆燃
夏日炎炎,各位车主为了“消暑”想尽办法,一些“降温神器”也应运而生。在电商平台搜索“降温喷雾”,部分商品甚至销量达到10万+。
但是,这种“降温神器”真的安全吗?消防员用一个实验,给大家“上了一课”。
实验中,消防员模拟日常使用场景,在密闭的车内喷射三罐降温喷雾,给前后座椅都做了“降温处理”,车内弥漫着喷雾自带的清香。待现场人员退到安全距离后,两位全副武装的消防员上前,端着近3米长的火把伸进了车窗。
“砰”的一声,所有人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了一跳,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炸飞数十米,碎裂一地,后备箱车盖也被气浪掀起,车内出现了明火。水枪浇淋降温处理之后,记者凑近看到,车内一片狼藉,内饰上还有烧焦的痕迹,车顶被炸出凹凸不平的鼓包,爆炸威力可见一斑。
消防员指着喷雾罐体上的成分表解释,丁烷、丙烷、异丁烷和酒精这些都是易燃易爆物质,使用期间遇到明火或热源非常危险。所以广大市民在选购降温喷雾时,应当仔细阅读产品说明,特别需要留意安全提示和使用警示等信息。如在车内放置需避免阳光暴晒,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开窗通风,防止车内易燃成分积聚过多,更不要在车内吸烟,以免发生危险。
此外,消防员也想提醒大家,夏季车内温度过高,容易使气罐内压力过大造成爆裂,不建议将这类产品存放在车内。除了降温喷雾,还有发胶、指甲油、防晒喷雾、杀虫剂等物品也不建议放置车内,使用时同样要远离明火,不用时应将其保存在阴凉处。
此前,因此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
2017年6月,山西太原张先生在开车时突然听到“砰”的一声,车内的一罐可乐突然爆炸,液体四处喷溅,车内挡风玻璃、仪表盘、座椅,包括他身上到处洒满水迹。张先生一时手忙脚乱,险些酿成车祸。
2019年,某地一辆小客车车主将两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车内物品起火,挡风玻璃当场碎裂。
2022年7月,江西抚州一银色轿车瞬间发生爆炸,车窗直接被炸飞,巨大火焰迅速将车辆包围,调查后发现爆炸竟是由车载香水引起的。
2022年4月8日,四川达州露天停车场内,一辆suv突然冒烟,前挡风玻璃破裂,所幸事发时车内无人。起火原因是车辆中控台上方放置的充电宝暴晒后引发火灾。
夏日高温,这些东西千万别放车里
夏日,汽车停在户外仿佛“小火炉”。一些不经意存放的小物品很可能成为“易爆易燃”品。
转发!
给身边的朋友提个醒。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彭茜 综合央视网、央视新闻、杭州日报、潮新闻客户端、中国消防等)
责任编辑: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