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奥运|奥运闭幕但奋斗不息,有哪些瞬间触动到你?
大众新闻客户端 赵曼
2024-08-12 22:24:16原创
光阴如梭,巴黎奥运会已经除了为中国代表团的成绩激动,为中国健儿的表现自豪之外,这届奥运会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必将是璀璨夺目的中国红!
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登场!最耀眼的中国红!开幕式上,乒乓球运动员马龙、花样游泳运动员冯雨高擎五星红旗,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乘坐的游船在塞纳河巡游。代表团成员乘坐游船从东向西蜿蜒而行,途经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地标性建筑,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约6公里的航程,最终抵达埃菲尔铁塔对岸的特罗卡德罗广场。
网友纷纷点赞留言:“最耀眼的中国红!”
同样在闭幕式上,举重奥运冠军李发彬和女子曲棍球队队长欧紫霞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手持五星红旗入场!
李发彬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举重男子61公斤级比赛中成功卫冕,为中国队夺得本届巴黎奥运会的第23枚金牌。
欧紫霞作为中国女子曲棍球队队长,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中带领中国队夺得女子曲棍球银牌,追平了历史最好成绩。
网友留言:
是对手,更是朋友!
巴黎奥运会让我们铭记的不仅仅是赛场上硬碰硬的竞技比拼,更是温情与友爱的传递,坚持与梦想的交融。这些瞬间,无关输赢,跨越国界与种族,让我们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最本真的模样。更是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完美诠释。
即将告别奥运舞台的德国乒乓球老将波尔,特意找到多次交手的中国选手马龙合影留念。
在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后,对手特别跑来,给刚刚从伤病中恢复的张雨霏献上拥抱。
在手球赛场,安哥拉球员射门后倒地无法站起,作为其对手的巴西球员将她抱起送到场边。
跳水女子3米板决赛,中国选手陈艺文夺得金牌,队友昌雅妮获得铜牌,澳大利亚选手基尼拿下银牌。颁奖时,三人精心设计的“小节目”可爱又温馨。当主持人念出陈艺文的名字时,她张开双臂跳上领奖台,领奖台上的昌雅妮、基尼,则伴随着“one,two,three”的口号,同时摆出欢迎冠军闪亮登场的姿势。
而在乒乓球混双决赛的颁奖仪式上,夺得金牌的中国选手、获得银牌的朝鲜选手、获得铜牌的韩国选手,在全世界的见证下共同完成了有爱的自拍。韩国选手林钟勋举起手机和大家合影,孙颖莎热情地组织大家站位,还主动让出C位,让身后的颁奖嘉宾也一同入镜。
赛场上,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赛场外,是彼此欣赏的朋友。这一刻,奥林匹克精神具象化了。
心怀热爱,奋斗者永远年轻
时间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足以让英雄衰老。但心怀热爱,奋斗者永远年轻。在许多观众眼里,老将站在赛场,就是令人鼓舞的风景。
巴黎奥运会上,43岁的德国乒乓球老将波尔完成了在国际赛场的“最后一舞”。 赛后,现场大屏专门播放影片,观众们起立鼓掌,向波尔致敬。这场谢幕持续了很久,波尔拿起白毛巾擦脸,眼眶红了,鼻头也红了。
波尔与中国队渊源颇深,从刘国梁,到王励勤、王皓,再到樊振东、林高远、王楚钦……他对抗了数代乒乓国手,也打败过不少国乒主力。
就在波尔告别国际赛场的第二天,中国男乒击败韩国队,顺利挺进四强。赛后在混合采访区,35岁的马龙、27岁的樊振东都表达了对波尔的敬意。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9日决出男团金牌,中国队3:0战胜瑞典队,连续第五次夺冠。35岁的老将马龙收获第六枚奥运金牌,成为中国队奥运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
马龙赛后说:“这枚金牌是结束我奥运之旅的绝佳方式,但将来你仍有可能在国际乒乓球舞台上见到我。过去的12年是一段充满起伏的旅程,我感到无比的幸运,我在每届奥运会上都扮演了许多不同的角色。东京之后,我没有想到会来到巴黎,我特别感激有两个世界最好的队友在我身边。”
61岁的倪夏莲,在巴黎完成了属于她的第六次奥运会,也创造了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最大纪录。
女单比赛中,倪夏莲不敌孙颖莎,无缘16强,但她在场上的松弛、快乐却感染着每个人。
而就在这场“祖孙之战”的前一天,与朝鲜选手金琴英有着相似打法的倪夏莲,还受邀成为王楚钦和孙颖莎的陪练,帮助国乒队备战,全然没有顾忌这可能会让自己提前暴露技术缺点。
倪夏莲说,“如果没有祖国的培养,没有中国队对我的培养,我算什么呢?个人的荣辱得失并不重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4年、六届奥运会,数不清的对手,倪夏莲已经由一名“老将”变成“更老的老将”,人们关心的不再是她何时告别,而是她能否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比赛不止冠军,坚持就是胜利
北京时间8月8日下午13:30,巴黎奥运会马拉松游泳女子10公里决赛在塞纳河中举行。作为中国在该项目上唯一参赛选手,中国姑娘辛鑫正在奋力完成自己的比赛。
比赛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此时,离冠军选手抵达终点已过去20多分钟,就在5分钟前,第23名加拿大选手也冲过终点,而辛鑫还在拼命地游,尽管此时她早已注定是最后一名。当辛鑫的身姿出现在比赛终点,现场观众纷纷起立喝彩鼓掌,向这位意志坚定、坚持到底、拼搏向前的中国姑娘致敬。
北京时间8月9日,巴黎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里约、东京两届奥运会冠军石智勇向三连冠发起冲击。抓举阶段,他开把就至少确立了6公斤的优势,最终以165公斤排名第一,但挺举阶段,191公斤这个数字就像一座无法翻越的山,让石智勇败下阵来,“第一把有点急,第二把有点懵,第三把…”石智勇听到“啪”的一声,“我的内收肌可能断了”。 从里约奥运初登赛场,到东京奥运展现王者之姿,再到伤愈复出征战巴黎,石智勇已经拼尽全力。
△石智勇赛后已经无法正常走路。
△石智勇治疗腰伤的场景。
赛后凌晨,网友们纷纷给石智勇留言:“你就是我们心目当中永远的冠军”。
奥运会上的精彩,不止夺金一刻,这些故事不仅仅关乎输赢,更关乎努力、尊重和自我超越,同样值得喝彩!
在这个夏天,人们看到了竞技体育的力量和奇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他们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微博网友截图等)
(大众新闻记者 赵曼 策划 代玲玲)
责任编辑:吕继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