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玩水后花费上千元治病?多地水上乐园被曝水质差,如何预防“泳池病”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8-16 17:11:45
天气炎热,各地水上乐园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
然而,在享受水上乐园的欢乐时,随之而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据蓝鲸新闻报道,连日来,全国多地游客反馈,水上乐园水质浑浊脏差,水面出现垃圾、死蟑螂等各种异物,更有游玩过后皮肤出现瘙痒、红疹等情况。
据上观新闻,还有家长反映,带女儿去了上海一家水上乐园没想到第二天高烧发到40度,验血结果显示为细菌感染。
有网友表示自己去的水上乐园水质也不好,“好脏”“游玩回来发烧肠胃炎”“嗓子疼”。
据蓝鲸新闻,游客爆料的相关水乐园多为知名品牌,例如玛雅、方特、长隆水上乐园。
在第三方平台上,也可以看到一些游客评价称“体验差”“水里有草和死虫子”“水底有垃圾”。
有消费者反映,今年7月从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回来后发现身体有异样的反应,“先是当晚小腹微疼,次日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染上了妇科病。前前后后一共跑了三次医院,花了不到2000元。”
相关反馈并非个例,以杭州浪浪浪水公园为例,在该乐园的团购评论区,超过500条的帖子给出了差评的评价,其中多数反馈为“水质脏差、皮肤感染”等。
此外,芜湖方特水上乐园、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等购票平台的评论区同样有诸多类似的差评。
近日,话题#突然对水上乐园失去了兴趣#引发讨论,不少网友分享自己在水上乐园的经历。
据相关报道,海水浴场也同样存在水质问题。8月13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对部分海水浴场的水质监测结果。其中,深圳大梅沙海水浴场等3个海水浴场水质为差,主要超标因素为粪大肠菌群含量较高。
监测中心表示,水质评价指标包括粪大肠菌群、漂浮物、溶解氧、透明度、石油类、色、臭和味以及赤潮发生情况。水质等级为“差”,则判定海水浴场环境不适宜游泳。
有研究指出,粪大肠菌群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是水质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代表水质受污染的程度,是综合评价城市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以粪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粪便污染指标菌。
在公共泳池或水上乐园中为何会感染疾病?
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为什么游泳还会游出病?
1.人体的代谢物(尤其是尿液和汗液等)和涂抹的化妆品一旦进入水中,会为池水中的微生物繁殖营造良好的环境。
2. 水中可能存在导致腹泻、红眼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病原菌通常不能被水处理系统去除。因此,若游泳场馆卫生条件不佳,游泳者可能面临感染中耳炎、红眼病、皮肤病等“泳池病”的风险。
安全卫生的泳池怎么找?
1.选择游泳场所时,应确认其是否具备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以及年度检测合格证。
2.用眼睛看。如果水质优等,用白瓷砖铺设的泳池,池水将呈现明亮的浅蓝色。如铺设的是浅蓝色瓷砖,池水则呈现出深蓝色。如果池水发白,且略带浑浊,不能清澈见底,则很可能是细菌超标。
3.用鼻子闻。贴近水面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通常说明水质合格;如果味道过浓,甚至呛人,则很可能是消毒剂超标,会对呼吸道及皮肤造成伤害。
如何预防“泳池病”?
夏季戏水纳凉
请选择正规泳池并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远离“泳池病”
转发!分享给身边喜欢“泡池子”的朋友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 周小涵综合北京商报、蓝鲸新闻、上观新闻、东方网、上海新闻广播、国家应急广播、每日经济新闻、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