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举行立法听证会,农产品质量追溯难如何破解?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4-08-21 06:51:27原创
8月20日下午,《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在滨州邹平举行。
农产品溯源管理是实现全过程管控的重要内容。实践中,还不能很好地实现农产品可追溯,尤其对农户销售的农产品存在明显追溯难问题。如何健全完善追溯制度成为立法听证会的焦点之一。
现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实施,距今已近13年。《条例(修订草案)》共8章72条,分为总则、农产品产地、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这次修订,条目共增加了11条,内容上是对条例的全面修订。
其中,《条例(修订草案)》第四十二条规定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第五十条规定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农产品追溯协作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追溯管理。
听证会上,作为陈述人之一,省人大代表、山东开言律师事务所主任贾涛建议建立完善各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并逐步推广至其他农产品领域。对农产品追溯系统进行第三方认证和审计,确保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上海对部分农产品实施追溯目录制度,列入目录的农产品强制性追溯。对已纳入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目录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追溯信息覆盖率和上传率保持在100%。” 贾涛举例说。
陈述人、邹平市黄山街道西杨村种植大户韩晓峰注意到,《条例(修订草案)》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追溯协作机制进行了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农产品可追溯确实存在困难,尤其是农户销售的农产品追溯难度较大。”
韩晓峰说,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追溯制度。一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更加便捷高效的追溯系统,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溯源平台,让农户能够方便地录入和查询追溯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区块链等,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跟踪,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共享追溯信息,形成有效的追溯协作机制。
邹平市永强牧业有限公司经理杨梅在陈述时,以鸡蛋为例,如果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溯源管理体系,“每一枚鸡蛋从母鸡养殖开始,包括鸡的品种、养殖环境、饲料来源和成分,疫病防治措施、用药情况,到鸡蛋的生产、收集、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准确不可篡改的记录,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可以扫追溯码,迅速了解鸡蛋整个生产流通链条,监管部门可也凭借溯源信息,精准定位问题源头,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严肃处理。”
杨梅建议,农产品溯源应当以全面覆盖、全程追溯为原则,尽可能涵盖所有农产品品类,包括常见的禽蛋、蔬菜、水果、肉类、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不留追溯盲区。
杨梅提醒,立法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例如,一些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者,可能面临技术和资金的限制,难以承担高额的溯源成本,立法应配套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还有资金支持。
陈述人、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曹娟反映说,生产经营企业实际采购农产品时,由于单次采购量较大,有一部分会找流动的收购经销商协助收购多家农户的农产品,这部分从农户收来的产品存在溯源难的问题。
“流动收购经销商不具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无法判断收购的农产品是否合格,这就需要压农户的食品安全责任。” 曹娟建议完善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补充流动收购经销商的相关表述,倒逼农户主动协助农产品上市前的检测工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责任编辑: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