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旱地小麦新品种转让!“青麦11号”抗旱耐盐性突出,转让生产经营权卖出100万元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4-08-21 17:29:19原创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由青岛农业大学育成的国审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于8月21日以100万元的价格完成转让,创下近年来旱地小麦生产经营权单笔转让最高金额。
转让仪式在青岛农业大学学术会馆会议厅举行,青岛农业大学与山东青泰种业有限公司、无棣惠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正式完成了“青麦11号”生产经营权的转让。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了解到,旱地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国审麦20241053,鲁审麦20210018)由青岛农业大学张玉梅教授团队,于2008年以莱农0144为母本、烟农21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系谱法连续多年定向选择,最终于2015年育成。
据介绍,该品种全生育期232.5天,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熟期稍早,属冬性中早熟品系。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75.05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中。平均亩穗数37.8万穗、穗粒数35.15粒、千粒重38.95g,穗型为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
张玉梅教授介绍,该品种抗旱耐盐性尤其突出。新品种在山东省两年旱地区域试验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30%,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两年区域试验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92%,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增产6.43%,表现出了优质新性状。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检测,认为该品种为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运城、临汾、晋城)以及陕西(咸阳、渭南)等地的旱肥地种植。
新品种在旱地、盐碱地的突出表现,很快赢得企业青睐。“在当前干旱频发、土壤盐碱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青麦11号’对保障夏粮稳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山东青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法学介绍,公司将通过自主繁种及“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该品种,计划3年时间内推广种植300万亩。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作为小麦主产区,黄淮冬麦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黄淮冬麦区小麦生长季干旱少雨现象频发,与此同时旱地小麦品种相对缺乏,严重制约了旱地小麦稳产增收。针对黄淮海北部冬麦区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青岛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十年如一日深耕旱地和盐碱地小麦育种,重点围绕提高小麦抗旱耐盐性,同时兼顾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性状,前期成功育成以“青麦6号”(国审麦2016027、鲁农审2007046号)为代表的多个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
责任编辑:武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