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白酒行业的“翘楚”:国凌酒业强势崛起,再掀酱酒热潮

消费时尚 | 2024-08-23 11:41:31原创

黄雯平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雯平

用制曲、下料、润粮、上甑、摊凉、下窖……等工序精耕细作,国凌酱酒“12987”大曲坤沙古法酿艺,酿造出了一杯杯醇厚美酒,酒体全部都散发着迷人的浓香,让很多喜爱品酒的人沉醉于其中。

作为中国酒水的市场高地,山东不仅拥有超450亿元市场份额,每日平均饮酒量更是排名“全国第一”,一直是酒类品牌的必争之地。青岛作为“啤酒之都”,不仅以啤酒闻名,近年来更是在白酒和酱酒市场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打造酱酒名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多年以来,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国凌酱酒在青岛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实现了销售额的倍数增长,市场份额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品牌美誉度更是不断提升。

在推动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国凌酒业认真践行名酒的社会责任担当,秉持着“关注民生、关爱消费者、关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企业理念,关注青岛社会热点、文艺工作和体育事业,全面助力青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作为民族品牌代表的国凌酱酒,积极开展不同领域的跨界联动,以多元化形式持续传递着国民酱香的价值主张。

据介绍,国凌酱酒生产基地位于中国酱酒黄金产区——赤水河产区,严选赤水河流域“红缨子”糯高粱为原料,采用赤水河之水,恪守“12987”传统大曲坤沙酿造工艺,历经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自此,国凌酱酒被赋予酱香纯正、酒体醇厚、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典型大曲酱香风格,铸就了国凌酱酒“看得见的品质保证”。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青岛国凌酒业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了“线上、线下联合传播”的推广战略,其品牌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展。除了登陆青岛各大繁华商业圈、商务写字楼群、高端住宅电梯间等高净值人群频繁出入的场景,还在机场、高铁站等场所实现了高密度、高频次的曝光,通过在不同场景里持续吸睛,“国凌风暴”成功席卷青岛。

目前,在品牌价值和高质量酿造工艺的加持下,青岛国凌酒业已斩获多项大奖,包括“国凌·大金奖、国凌·珍藏G30、国凌·黑金、国凌·G15、国凌·礼藏20、国凌·典藏30、国凌·凌云、国凌·知己”等八大酱酒系列产品,分别聚焦不同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品酒需求,品牌价值实现不断跃升。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消费者青睐

无论从品质还是酒香、口感等方面来看,国凌酱酒的酿造工艺是其他酱酒酿制工艺无法比拟的,被誉为“世界上最复杂的酿酒工艺”,并且已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不少消费者成为国凌酱酒的“忠实酒友”。

据了解,由于国凌酱酒的酿造工序繁多且周期较长,所以其白酒的酿造成本相对高昂,出酒率也较低。“‘12987’大曲坤沙工艺,每年只有一个生产周期,通过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实现多年窖藏,这也是正宗优质酱香酒的一个重要门槛。”国凌酱酒青岛市场负责人说道。

依托正宗的“坤沙酒”品质,青岛国凌酒业收获了众多权威机构的认可,荣获“107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入选“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成为“2023中法文化论坛暨奥朗德总统欢迎晚宴”指定用酒,频繁亮相中泰文化经贸交流商务晚宴等高端商务宴会。

经过多年发展,青岛国凌酒业成功当选中国酒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理事单位,青岛酒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并入围“14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荣获“中国酱酒百强品牌”、“中国酱酒最具发展潜力品牌”两项荣誉,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围绕高端品牌定位,助力中国酱酒高质量发展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市场行情的变化,2024年白酒行业正经历从“价格战”到“品牌与品质竞争”的转型。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青岛国凌酒业将继续围绕“高端商务用酒”这一品牌定位,从多方面布局,打造中国高端商务白酒“新名片”,助力民族品牌蓬勃发展。

作为正宗“坤沙酱香酒”品牌,国凌酱酒有着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品质保证,通过多年来的传承和创新,其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饮用场景,国凌酒业持续研发并向市场推出了更多差异化的高质量产品,使得国凌酱酒的产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从经济、人口、消费总体来看,青岛市场潜力巨大。相较于低度酒,青岛的消费者更热衷于高度白酒,倾向于追求高端品质酒。于是,具有较高品质的酱香型白酒在青岛市场有着强烈优势。通过强化品牌形象,国凌酱酒的品牌知名度极速提升,消费者对国凌酱酒的认知度也不断提高。

接下来,国凌酒业将继续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良好发展势头下更进一步,酿造出更多甘醇佳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优质产品。同时,继续积极探寻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开展跨界合作和营销活动,拓展新的消费场景和市场份额。此外,通过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继续加速。

责任编辑:黄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