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打造“3条路径”,带动职工由“工”变“匠”

褚思雨   来源: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2024-08-26 10:23:03

点击这里播放

近日,邹城市举办住建行业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技能竞赛。这是邹城市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培机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创新创造创效的一个缩影。

竞赛以“聚焦‘双碳’目标 聚力绿智建造”为主题,设置预制构件制作和预制构件安装2个赛项,吸引全市15家建筑施工企业、近120名选手同场竞技。比赛现场,参赛选手熟练地进行模具组装、预埋安装、钢筋绑扎、预制构件吊装等操作,展现出扎实的技能操作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赛场上涌现的部分优秀竞赛成果,有望被应用到后续施工实践中。

邹城市突出顶层设计,成立市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构建全市“大竞赛”格局,实现制度性突破。瞄准“重点项目、绿色低碳、企业创新、乡村振兴”四大主体,多工种、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160余场次,覆盖职工10万余人。通过竞赛选拔技术能手近5000人,同时构建起“123”技能竞赛体系,不断推动竞赛模式制度化、规范化。

“我们依托全市这‘1个平台’,完善‘2项机制’,打造出‘3条路径’。”邹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锋介绍,在全市这个大平台下,我们聚焦竞赛“全员性、全面性、基础性”,开展市级一类重点赛,镇(街)、行业、企业二类专项赛和特色赛,以“选拔赛+决赛”的竞赛模式,形成横向驱动、纵向牵引、层层开展的技能竞赛体系。

山东荣信集团的王海廷,是从创新创效技能竞赛中“破圈”出彩的技术能手。他带队研究的焦炉满负荷生产降温方案,最终使炉温降低10℃,每小时节约煤气5000立方米,节省资金2500万元。因在创新创效领域的卓越表现,他被企业提拔到管理岗位。

邹城市完善竞赛成果同职称评定、技术等级、荣誉晋升等有效衔接的制度机制。鼓励企业建立职工职业晋级“多通道”机制,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实现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融会贯通。强化工匠选拔机制,从竞赛优胜选手中培育“邹鲁工匠”,实现了竞赛在荣誉上“开花”,在待遇上“结果”。

“玩转”数控车床的朱庆月是通过技能竞赛走出的一位“金蓝领”。因为能吃苦、爱钻研,年纪轻轻便当上了班组长,不仅有了优厚的待遇,还以个人名字组建了创新工作室,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他指导的团队成员王伟在第四届“运河之星”技能大赛中,还获得了车工第一名。

邹城市通过打造“3条路径”,带动职工由“工”变“匠”。组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竞赛,实现单个创新向群体创新转变,一次创新向持续创新转变。目前,邹城已建立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6个,由此带动1000余名高技能人才迅速成长。打造“全员创新”竞赛,对落后技术设备、不合理工艺和陈旧操作方式进行“微革新”。近年来,“全员创新”竞赛参与职工5万人次、企业500余家,征集优秀创新成果千余项,创造经济价值1亿元。开展“揭榜攻关”竞赛。打造“参与-评价-转化-奖励”闭环机制,采取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同步推进的方式,吸纳产业工人参与其中,确保成果转化率,彻底打破科技项目负责人的学历、身份界限,为职工在竞赛中提升技能素质搭建平台。

(通讯员 燕飞 袁兵)

责任编辑:曾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