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拓展视野 创新筑梦未来——平度一中学生在青岛市高中生科学实验比赛喜获佳绩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2024-08-28 10:54:00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 通讯员 洪登胜
在近日举办的青岛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生科学实验比赛中,平度一中学生准备充分,表现突出,物理、化学、生物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其中林子渊、罗浩田、王墨翰、栾灏源、付文博五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并获青岛市推荐参加山东省高中生科学实验比赛,另有四位同学获得青岛市二等奖,各学科获奖名单及指导教师如下:
本次比赛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学三个学科,每个学科的比赛内容均包括“常规实验设计及操作”与“数字化实验设计及操作”两项,全面考查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的必做实验以及《高中生科学实验比赛数字化实验目录》中的数字化实验,对学生在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操作技能、结果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平度一中是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类学科一直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以及对于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依托学科实验室,以学术素养提升计划、学科实验比赛及社团活动等方式切实开展各类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学生群体。
比赛通知发布后,学校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教研室高度重视,精心选拔参赛选手,并开展了针对性指导。
参赛选手利用课余时间进实验室争分夺秒备赛,凭借我校实验室现有硬件设施,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规范、数字化实验的操作及设备使用、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练习。与此同时,三个教研室的指导教师也从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心态调适等维度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为学生在比赛时出色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平度一中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以竞赛促强基、以强基带高考的工作思路。学校通过顶层设计,整体构建“一核四阶四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以首席教练为核心的学科竞赛教练团队,目前逐步形成了“三段培养、四层规划、五科协调”的奥赛培养体系。各阶段竞赛课程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兴趣培养”“基础积淀”“专业冲刺”三段培养,形成“奥赛获奖牌、竞赛有奖项、强基打基础、裸考夺高分”四层规划;协调学生竞赛学科的选择和阶段安排,以及校内五门竞赛学科的协调发展,并为双一流大学强基计划做好准备。平度一中依托青岛市教育局和平度市教体局的强基竞赛培训平台,邀请高校专家到校指导,面向初中开设公益课堂和奥赛营,开发初高贯通和大中衔接课程,重视学生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近年来,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硕果累累,69人次在五大学科奥赛中获奖,超百人在全国中学生创新能力大赛、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获奖学生感言:
物理实验比赛是一次极好地锻炼自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我的物理思维,也锻炼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懂了不等同于会做,实践才出真知,是我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相信这次的比赛会让我在物理学习中更有兴趣,更加主动地去不断探索知识的奥妙。——高三(2)班 罗浩田
为了本次实验比赛,我利用课余时间熟悉实验仪器,掌握操作技巧,在实践中探索真理的奥秘,比赛过程中冷静思考,每一步力求完美的同时享受着实验带来的乐趣。——高三(1)班 林子渊
化学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实验亦是化学的美妙之处,在高中时期虽然以理论居多,但动手操作带给我的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有严谨求实的精神,可谓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成绩取得的背后,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实验室里日复一日的练习,只要形成了“肌肉记忆”,便会在迎面而来的挑战中充满自信。逸一时,误一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保持这种态度与精神,不断提升,不断前进。——高三(2)班 王墨翰
这次实验比赛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技术,还加深了我对知识内涵的理解,让我明白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高三(1)班 付文博
在斐林与还原糖共热中,在显微镜下的质壁分离中,探索生物实验原理的奥秘,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与实验技巧,在实验的背后是张丽老师和窦桐桐老师牺牲数个周末和晚上带领我们在实验室一遍又一遍地操作实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保持探索热情,不断提升,不断进取。——高三(1)班 栾灏源
求知以明理为宗旨,实践以克难为首要。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同学们不懈努力以及在教研组在长期实验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平度一中贯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的充分肯定,延续了平度一中在学生学术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一贯优势。
责任编辑:赵玲玉